第三百九十六章 男人-《魔临》
            
            
            
                
    第(2/3)页
    公主摇摇头,
    她笑了,
    道;
    “只是想到若是此时坐在这里的是他,他会怎么做。”
    这里的“他”,肯定指的是郑伯爷。
    柳如卿不语。
    公主自问自答道:
    “她会让你唱起那小曲儿,悠哉悠哉地轻抚跟着和。”
    “公主,想听么?”
    公主又摇摇头,
    道:
    “他是真有那种闲情的,本宫没有,强装的话,也就沐猴而冠了,没什么意思。”
    随即,
    公主目光扫过四周背对着自己警戒着的亲卫,
    喊道;
    “辛苦诸位弟兄了,今日之后,本宫发内帑请诸位喝酒下红帐子。”
    公主有钱,
    而且是自己的钱,
    年初那会儿,
    她被郑凡带着去燕京受封时,
    楚国派出一支不记名的使节队伍来到雪海关,送上了一些属于公主的行头,里头,自然也就包含一些银钱。
    周遭亲卫们马上喊道;
    “谢夫人赏!”
    “谢夫人赏!”
    ………
    城外,
    青衣蒙面人躲开了一路雪海骑兵的追捕。
    他的身法很快,同时对四周的环境应该是极为熟悉,想来是下过功夫的。
    最重要的是,
    其实力,
    应该是四品上。
    到了这个层次的强者,已经有了“闲庭信步”的资本了。
    也就是不能以传统意义地方式去抓捕他们。
    要么,是以薛三手下的那帮训练出来的探子去摸索围剿,要么,就是以定点的强者去追踪,再要么,就是调集更多的兵马去搜捕。
    总之,得对症下药才能真的见效。
    打不过,总不至于跑不过不是?
    除非运气实在太背,被正好在旷野里圈住了,否则,想要轻易缉拿他这种级别的存在,很难很难。
    其实,
    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雪海关的主力被郑伯爷带到前线去了,家里的防备力量本就虚弱,实在是没办法一次性抽调千骑以上的规模去为一个人进行犁地排查。
    青衣蒙面人见身后的追兵被甩开了,
    坐了下来,
    解开面纱,
    露出了一张男子的脸。
    男子的左脸看起来还算清秀,但右脸上,却有一道宛若长蜈蚣趴在脸上的恐怖疤痕。
    其身侧,
    放着一把刀,也放着一把剑。
    坐下后,
    他解开水囊,喝了一口水,眯着眼,身体骨骼开始发出脆响,这是在自己给自己的肌肉进行按摩,以缓解疲惫。
    这是一个很讲究的强者,一个将自己看作了一张攻城弩或者登天梯一般极为注重身体细节的家伙。江湖里,是养不出这种特征的强者的。
    这也是当年剑圣一开始会对败于田无镜手中耿耿于怀的原因。
    江湖对决,
    要么是捉对厮杀,要么是人多欺负人少,对战方式,很是极端,再者,江湖人自然得有江湖气;
    这江湖气,就体现在………风度二字上。
    有时候多舞动出一串剑花,让四下观战的女侠们心驰神往;
    有时候刻意多轰出两掌,炸开两个窟窿,让人赞叹不已,发出惊呼;
    江湖嘛江湖,
    打打杀杀的,往往是一小撮人,绝大部分的,其实是在看热闹。
    而类似青衣男子这般将自身看作一件战争兵器存在的,要么,来自于江湖传承百年以上的暗杀门派,要么,就来自于某国朝廷的某个衙门。
    而前者,虽说是江湖门派,但其背后,往往也会有各自国内衙门的影子。
    江湖,亦为浆糊,
    哪里可能来得那般干澈?
    就比如楚国的惜念庄。
    而在青衣男子调理的时候,
    前方地面,出现了一个凹坑,宛若流沙沉降,紧接着,一名身穿麻衣的老者从里头站了出来。
    “哪家的?”老者问道。
    青衣男子没回答。
    “或许,咱是同一家的。”老者又道。
    青衣男子依旧沉默不语。
    “既然是同一天来,大概率背后是一个主顾,就算背后不是一个主顾,主顾的背后应该是站着同一个大主顾。”
    老者像是在说顺口溜。
    青衣男子目光微沉,
    道:
    “聒噪。”
    “得,您高傲,但像您这般硬生生地闯,再硬生生地跑,你真当雪海关里那位郑伯爷留下的手下是傻子,就瞧不出你这生硬得连老夫都有些看不下去的调虎离山人家瞧不出来?”
    青衣男子再次沉默。
    “虽说咱也都清楚,那雪海关里头,应该还有暗桩,但哪里有像你这般做事的?”
    青衣男子伸出左手,拿起了剑。
    “哟。”
    老者后退了几步,
    显然,
    他不想和这位交手,
    尤其是他们二人很可能是为了一个目的而来。
    “老夫倒是有些猜出来你是什么身份了,用刀又用剑,梁国温明山来的?”
    梁国温明山里,有一个门派,据说,这个门派的弟子修刀也修剑。
    当然,这是表象,深层目的是,这个门派妄图打造出一种剑客的锋锐加上武夫体魄的近乎没有弱点的强者。
    只可惜,这个门派的弟子,大多前途平庸,于江湖上,也一直没能闯出什么名气。
    但因为这个门派的创建者,是梁国开国皇帝的弟弟,自幼痴迷武学,懒得去争夺什么鸟位,固然上了温明山开宗立派,梁国虽然是小国,但好歹也是一个国,有着这一层和皇室的关系,这个门派,倒也一直传承了下来。
    年初郑伯爷抢了公主跑路,楚军被骗到了齐山一带,因梁国刚刚政变,废除了有楚国皇室血统的皇帝,误会之下,导致梁国先发制人,伏击了那支本来用于追击薛三的那一路楚军。
    所以,
    后世史学家写史记录这一场燕楚大战时,
    .asxs.,并非是楚国刺客假扮琴师刺杀燕帝,而应该是那场发生在齐山山脉中的伏击战。
    因为后来马上就有薛三带领的那支燕军开始帮助两国打楚人,紧接着南门关里有一路燕军骑兵南下进入梁国帮助抗楚。
    误会什么的,后人就算看见了这个说法估计也不会信,只会想当然地认为是燕国的附属国梁国领会了宗主国大燕的意思,抢先在边境制造了事端,拉开了燕楚大战的序幕。
    薛三在那里还被梁国新国君拜为将军,那时,温明山上也下来了一堆江湖人士帮梁国抵抗楚军。
    对这帮江湖人士,薛三的看法就是…………不伦不类。
    拿他们当尖刀来用嘛,他们又不够锋锐;
    拿他们当普通士卒来用嘛,他们又不懂军阵;
    唯一的优势在于,
    这帮从温明山上下来的人,
    每个人都配了一把刀和一把剑,
    这就好了,
    一人拿出一把刀或者一把剑,贡献出来给那些没有兵器的梁国民夫。
    见自己被报出了家门,
    青衣男子看向老者,
    道:
    “北封郡的沙丘土耗子,竟然跑到了这里来。”
    老者出身自北封郡的沙丘门,这一门其实就和惜念庄在楚国的位置差不多,表面上是江湖门派,实则背后带着衙门背景。
    沙丘门门人擅长身法遁术,外界常认为其背后就是镇北侯府,因为历代以来,都有沙丘门门人为镇北军中充当哨骑。
    “啧啧,合着咱们本不该出现在这儿才是。”老者感慨道,“万一暴露了身份,宗门都得因此生祸。”
    强者,
    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确切地说,任何一个行业,想走到顶点,站到最前面那一批序列之中,其背后,就越是离不开底蕴的支撑。
    秘籍、功法、名师、历练,等等等,身后有宗门,才能用宗门的资源堆出高手来。
    四大剑客之中,李良申是镇北侯义子,百里剑是乾国大家族,造剑师是楚国大贵族,唯一一个出身自草莽,一个师傅带着起来的,也就晋地剑圣一个了。
    所以,一般而言,四品以上的高手,不出现类似晋地剑圣那种极端情况,否则基本都是有出身有门派有背景的。
    而一旦这二人的身份曝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