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后陈学士继续忧国忧民和感慨时事,临到中午,准备去后院的膳舍吃饭。 忽然又见长随站在房门,叫道:“登瀛门外面打起来了,阵仗不小!” 陈学士:“?” 翰林院登瀛门外面就是御街,过了御街就是宫城,难道有人想重演夺门之变? 看了大热闹的长随兴高采烈的禀报说:“林修撰那些家丁不知为何,与过路亲军起了口角,在登瀛门外大打出手! 林修撰披坚持锐,以一当十!现在一百多亲军被打的抱头鼠窜,一直躲到了长安左门里!” 陈于陛不爽的呵斥道:“你这不学无术的狗东西!披坚持锐能用在这里么?披坚二字何解?” 长随大喊冤枉:“老爷您不知道,原来林修撰那宽大的官袍里面还套着内甲,如何不能算披坚持锐? 小的我跟着老爷在翰林院打转二十年,第一次见到披甲上衙的翰林” “滚开!”陈学士饭也不吃了,转身就回了公房。 然后提起笔就开始写奏本,推荐翰林院修撰林某人为巡阅九边人选。 不为别的,就为了翰苑这一方净土的清静。 林修撰是为了打架而打架吗?不,这就是打给他陈于陛看的! 只要不派我林某人出差,我林某人就天天在翰林院打架,请问陈掌院又该如何应对? 当天晚上,林修撰与前途未卜的同年好友小聚。 林氏朋友圈七人众里,林泰来已经入职翰林院,金士衡突然父丧,已经连夜赶回苏州了。 剩下的五人,董其昌二甲第一传胪,按规矩肯定能选上庶吉士。 周应秋二甲第七,选为庶吉士的概率很大,但需要朝中有人帮着说话才能稳妥。 至于王禹声、陈允坚、沈珫,名次都一般。 想走庶吉士高端路线就费劲了,不是说馆选考不上,而是朝廷也要平衡各方势力。 一共就二十来个名额,四大阁老、外朝九卿,还有几十个侍郎、翰林这些能说上话的,都在盯着。 平均下来,每人半个庶吉士名额都分不到。 如果林泰来能一人安排五个庶吉士,那真是想疯了,朝廷又不是林泰来开的。 最后林泰来说:“正好我最近要找首辅办事,那就顺便探探口风吧。” 九个内廷官分巡九边,这是纯内廷的事务,最后还是首辅拍板。 所以林泰来肯定要找申首辅说说,把自己安排到辽东镇去。 “先保住周应秋的庶吉士,你们其他人能留京就留京。”林泰来又道。 众友人一起说:“多谢!” 林泰来有点苦恼的嘀咕道:“就是首辅最近不太尊重我,只能说尽力而为吧。” 众友人:“.”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