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周子喆累死也走不了这么远。 南边那座山,直线距离八公里,太近。 这个距离周子喆不至于走十七小时,更不会昏倒。 排除法。 只有挨着奉林镇的这座山最符合,直线距离十九公里。 算上途中绕点路,以周子喆的步行速度,是可以走到工业园区的。 为什么要测直线距离? 很简单,因为十六年前两地还没通公路。 连工业园区都是一片工地,可想而知奉林镇是什么样子。 后来修建的公路也绕了很大一个圈,不然于大章他们也不会开了好几个小时的车才到镇上。 据周子喆回忆说,他是朝着一个方向不停地走。 怕失去方向,他每走一段路就会找一个参照物来作为目标。 对一个五岁孩子来说,能想到这个办法已经算是智商在线了。 毫无疑问,那两名失联的警员也是这么测算的。 而且他们要更仔细,甚至用上了反向模拟。 所以,此时的于大章已经确定,那两名警员一定来过奉林镇。 接下来范围就小多了,导致他们失联的地方只剩两个。 1,奉林镇。 2,水手营子村。 而水手营子村是奉林镇的下辖村,范围要更小。 肯定又有小伙伴疑惑了。 既然范围都缩小到镇了,为什么不叫大队人马过来排查? 证据呢! 以上所有都是于大章的个人推断。 没证据说个毛! 如果分局的刑警都这么办案,凭推断就让局里出动警力,那还不乱套了。 人和枪,哪怕找到一样,分局都能立刻出动全部警力过来支援。 毛都没找到,光靠一张嘴说,谁会信? 所以接下来还得找证据,而且还得是重要证据。 这个案子太大了,任何一点纰漏都不是于大章能够承受起的。 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在短时间内收集证据。 从出发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天,分局那边也快挺不住了。 如果还找不到,就得上报给市局。 逐级调查,逐级上报,最后上报到省厅。 如果真到了最后一步,从支队到市局都得被追究责任。 “好了。”张森的声音响起。 于大章回过神,看了过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