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川岸文三郎的气也消的差不多了。 好在只是打开了包围圈的一角,其目的大概率也是为了策应城中守军突围。 对于整个战局而言,并无太大的影响。 阳泉之后,便是寿阳、榆次,随后便是太原城。 一切都还在计划之中。 正当川岸文三郎打算调整部署之时。 作战参谋紧急汇报了新的情况:“师团长,358旅及城中守军各部,向我方阵地发起了全面反击。” “真是让人诧异的举措,命令杵村久藏立即率部后撤..同时命令重炮联队,立即对敌进攻部队展开炮击” “哈依!” 川岸文三郎侧头看向了一旁的副官:“让骑兵部队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准备进行反击。” “哈依!” 对付敌军的追击部队。 绝大多数的指挥官第一选择便是使用炮兵部队制造弹幕进行拦截。 一方面可以造成大量的杀伤,使得追击部队伤亡增多,追击速度减缓。 更重要的一点则是。 川岸文三郎现在不缺炮弹,而是缺乏宝贵的兵员。 连续作战并未停下整补的他们,无法维持建制的完整。 战斗力下降也是如此原因。 但为了完成既定的作战目标,也是为了抢先攻占太原。 川岸文三郎等不起,也伤不起、死不起。 撤退命令尚未传达至一线。 杵村久藏这老鬼子只觉得羞恼无比。 在此之前,他还向第二十师团长川岸文三郎表示:即便撤走七十七联队,他也将会明天中午之前,拿下阳泉城。 而现在,之前被他们压着打的川军,竟然敢向他们的阵地发起攻击。 都不需要杵村久藏下达作战命令。 前沿各阵地上的轻、重机枪火力便自发的喷吐火蛇。 冲锋在前的川军部队瞬间伤亡惨重。 赵参谋长当即下令迫击炮营开火支援。 战前阎老西配备给他们的六十毫米迫击炮在这一时刻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一颗颗的炮弹砸向了日军阵地,迅速炸哑火了几个重机枪火力点。 冲锋的川军战士们则是悍不畏死的冲向了日军阵地的方向。 双方一瞬间便拼杀在了一起。 杵村久藏察觉到了情况不妙,但他此时已经无法下达撤退的命令。 在这种情况之下撤退,只会造成一个后果。 那就是溃败! 战场之上出现溃败之局势.对于己方所有官兵而言。 那就是灭顶之灾! 杵村久藏此时不仅不能够撤退,还将警戒小队、连同预备队全部都派了上去。 进攻的战士们自然不可能停下追击脚步。 楚云飞经常强调的三快一慢战术在此时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快一慢指的是,侦察敌情要快(楚云飞有外挂),冲击突破的速度要快,突破之后扩大战果的速度要快。 慢,指的是不要贸然进攻,做足充分准备。 侦察敌情这件事情不需要战士们来做,楚云飞已经安排了个妥妥当当。 进攻之前的准备也是非常充分,炮击和冲锋将制高点策应的日军全歼。 而现在..这帮小鬼子们在阳泉东平原地区构筑的防线,对于进攻的战士们而言。 就如同纸糊一般脆弱。 “轰隆~!” “轰隆~!” 爆炸声不断响起。 山炮营对日军二线阵地及纵深进行了徐进弹幕式的射击。 这对于山炮营而言,是极大的考验他们是间瞄射击,无法直视到目标。 每一发的炮弹打出去,是否能够按照预想的那样..都是未知数。 这还是梁国平第一次在战场上使用这样的炮兵战术。 但为了歼灭这伙孤军..山炮营也别无选择。 干! 在炮火的掩护之下,战士们继续向前冲锋。 随着支援抵达,一线前沿阵地上的小鬼子们逐渐不支。 甚至出现了溃败的势头。 刘旺等一众连长们身手矫健,冲锋在前。 带动着士气高昂的战士们突破了日军的第一道防线。 并且向着敌军的纵深阵地方向发起冲锋。 而在他们的三百米之外。 山炮营的炮弹正在以犁地的方式,向东北方向炮击。 “连长,冲吗?” “干嘛不冲,打之前不是都商量好了吗?” “可是这炮不长眼睛啊!” 有战士略微有些迟疑,刘旺却丝毫不放在心上。 这个莽夫抄起手中的汤姆逊冲锋枪,便一往无前,杀向了小鬼子的二线阵地。 刘旺什么都没说,却以实际行动告诉这些迟疑的战士们。 相信战友! “杀~!” “干小鬼子!” “冲啊!” 战士们受到鼓舞,迅速冲锋上前,意图扩大战果。 小鬼子们在遭到了强有力的突击之下,防线再也坚持不住。 演变成为了溃败之局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