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衡阳。 这里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现在的驻地。 在常凯申接到来自二战区的电报之后。 其表情非常精彩。 说不出的古怪。 两分苦笑、三分无奈,还有五分的欣喜。 前两天。 汤恩伯才刚刚来电叫苦。 其麾下的第十三军伤亡惨重。 现在只剩下了不到三分之一的作战兵力。 十三军是汤恩伯的老底子。 常凯申自然不会坐视十三军被打光了。 不仅下令调拨军械、物资、粮饷,还从后方抽调部队直接补充进他的十三军。 嫡系的待遇正是如此。 汤恩伯也不傻。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道理他也明白。 而今天,一早。 钱大均便将昨夜二战区长官司令部的深夜急电。 以及今天早上发来请求补充武器、军械、弹药的电报一同放在了常凯申的办公桌上。 在整个晋东南地区击毙击伤日军三千余。 这个数字不多。 但也不少。 算是阎老西、朱绶光、楚溪春几人商量出来。 相对而言最为合适的数字。 常凯申多疑。 对于部队上报的战果是否注水。 其心中都是有数的。 若是虚报,二战区无需调动这么多的部队。 也不需要战前费尽心思,统一指挥调度,设立东路军指挥部。 进行这么多的准备。 日军方面。 那更也不可能配合二战区上演这么一出戏码。 击毙击伤日军三千人。 大概率是真的。 也称得上是近期少有的战果了。 这个时间点,除华北地区战事频繁之外。 华中地区,实际上只有金陵一地正在战斗。 此时的金陵城已经陷入到了日军团团的包围之中。 此前。 为了鼓舞士气。 常凯申耍了个小花招。 布置卫队去下关码头把停泊在长江江面的两艘舰艇看好。 这其实是为了让守城的官兵们看见。 他这个委员长还没有离开。 并且还给了全国的高级将领发去了一封电报,表达了国民政府死守南京的决心。 然后。 轻飘飘的在末尾补充了一下。 他要撤往南昌,军委会则是撤往衡阳。 次日,其便乘坐“美龄号”专机离开了金陵。 金陵城,就这样交给了唐生智。 邯郸之战胜利前几天。 常凯申还对汉斯抱有幻想。 希望能够为他调停战斗。 然而。 二战区两封电报的一旁。 则是摆放着另外一封电报。 来自金陵城。 现在日军已经对金陵城完成了最后的包围。 第一一四师团进至雨花台南侧、第六师团进至雨花台的西侧。 飞机则是对金陵城内投撒华总方面军司令官的劝降书。 唐生智自然不可能投降。 在电报里面他下达了新的命令。 擅自脱离阵地逃跑者,按连坐法法办。 所得船只,一律交由司令部处理。 不得私自扣留,由七十八军军长宋希濂统一负责指挥。 与金陵城共存亡。 当然了,这也只是为了表个态度而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