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一个连一般情况下。 至少有上百人。 一旦爆发战斗出现多人同时负伤的情况。 卫生员根本就忙活不过来。 抗日战争之中居高不下的战病死、因伤死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缺乏医疗物资。 也是因为很多的战士们在第一时间没有得到最有效的急救。 导致伤情恶化,以至于牺牲。 医疗兵这类的特殊人才极为稀缺。 就算是常凯申也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即便是教导总队,也没有按照德军野战步兵师那样配属一个战斗医疗连 培养一名医务兵需要的投入差不多是二十名的步兵。 其培养周期平均都在六十周(战时锐减至十二周到十八周)。 当然了。 楚云飞所处的民国没有条件实行如此严苛的标准。 能够会简单的急救,保住战士们的生命。 争取到足够的时间送往野战医院,就已经非常不容易。 至于平时不打仗的时候。 能够在驻地看诊解决一些感冒、小发烧、常见病,那更是完美。 有这样的水平,更是足以让楚云飞亲自将其升职为军医官(军医官之中也有草药医,即中医,在战争时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德国为例。 其国内野战医疗体系的担架员就需要进行至少四周的步兵训练。 四周的专业知识训练,以及四周的担架员课程训练。 这其实也代表着即便是搬运、抢救伤员这样的工作。 也不是随便来个老百姓就能够胜任的。 楚云飞之所以要求担架队下去带民众培训。 也是因为即便是担架队的战士们。 要规范,专业的进行伤员抢运。 必要的时候还能够承担相应的急救工作。 只有这样。 才能够在士兵负伤的情况下,保住性命。 如果担架员的处置不规范,很有可能会导致伤兵因此伤情加重乃至牺牲。 这种事情是楚云飞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一名有经验的士兵,在战斗之中能够发挥出的战斗力远超三名新兵蛋子。 目前楚云飞所部的卫生队人数差不多在六十人。 虽然听起来很少。 但是如果对比其他兄弟部队友军部队。 这就是师级以上的人员配置了。 如果按照目前的培训进度来看的话。 半年之后。 这支卫生队很快便可以成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医疗连。 足以对标美、德这样的大国普通野战步兵师 想到这里,楚云飞顿时觉得有些心塞。 好在目前的情况在不断的变好,解决掉这些小鬼子们,至少能够为晋东南地区争取半年的喘息和发展机会。 等到那个时候,楚云飞手上能够调动的兵力至少能够翻上一番。 届时,日军在武汉会战结束之前,无力觊觎晋东南地区 “嗯,根据范春宝队长的粗略预估,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次作战,他准备带着其中一部分的学员走上战场,体验一下..进行下一步的筛选,着重培养其中的几人” 楚云飞点了点头:“一应支持,我们能给的,一定要给到,不能给的,汇报到我这里来,不要有什么心理压力,更不要为我着想。 告诉他们我在二战区,在山城方面还是有几分薄面的,能搞到的,我一定给他们搞到。 搞不到的,我会想办法说动委员长从国外进口,一定不会让他们打无准备之仗。” 方立功点了点头:“铝座,请放心,这一点他们心中都明白的。” “那就好啊!” 次日一早。 吴子强、卓天宇两人率先赶回了驻地作战室。 随后而来的跑三十团团长欧阳先鹏、然后钱伯均、罗卫国、以及李魁山等人全部抵达。 楚云飞当即在作战会议室召开了相应的作战会议。 并且进行了相关的部署。 当提出197团驻防南关镇的时候,李魁山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场接下了命令。 表示一定会完成相应的作战计划,必要的时候会率部反击。 协助主力部队的围歼。 楚云飞微笑着招手示意李魁山坐回板凳上,接着再三叮嘱。 要求众人切勿轻敌。 吴子强所部新编第一团作为本次作战的预备队.(略,直接上图。) (作者手上搜集到的作战地图都是颇为宏观的,一些地方在现在实际上已经不在了,在地图上不太好标注。) “卓天宇。” 楚云飞目光看向此次开会一直默不作声的他。 自从被他派往下面工作之后,这才不到二十天,肉眼可见的沉稳了不少。 “有!” 卓天宇迅速起身站直。 “此次作战尝试对常村及周边地区进行战争动员,看看是否有人愿意支持我们本次的作战行动,此次征调民夫协助辎重运输营的任务,也由你来协助刘树高。” “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