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战斗力方面还没法看。 绝大多数都是没上过战场的新兵。 即便如此。 第二集团军还是得到整补最多的一支队伍。 这也是为什么李宗仁让他们担负起台儿庄正面防御的原因。 二十二集团军伤亡惨重、汤恩伯所部需要承担扎口子的任务。 这仗只能让孙连仲所部顶上去,驰援而来的部队进行策应作战。 二十二集团军代司令官孙镇强调道:“不论徐州会战结果如何,我军势必需要取得台儿庄之战的胜利。” “孙长官说的是啊” “诸位,兵员武器装备方面不必忧虑。” 徐参谋长走到了众人的身旁,一脸微笑的表示:“委员长已经调动了位于武汉地区的战略储备,全力支持本次作战..装备、器械、物资,兵员均已在路上,最快一天之内便可以抵达。” 为了确保徐州地区决战的顺利进行。 常凯申实质上也已经调动了一切可用物资。 基本上将所有能够使用的军械、物资、装备,一股脑的通过津蒲、平汉铁路沿线运输至徐州地区。 交由五战区长官司令部分配使用。 楚云飞清楚,李宗仁自己也清楚。 常凯申在赌,赌徐州一定能打赢。 为此他准备竭尽全力。 乃至还在不断的调派各地的兵力。 按照常凯申等一众高级将领的预估。 徐州地区最后预估增兵至五十万人(名义上,也就是所谓的编制人数)。 他想的是趁着第五师团遭受重创之际。 在徐州地区和小鬼子来一场仅次于淞沪的大会战。 只要此战能够取得胜利。 常凯申自信能够争取到一年的时间整补再战。 不仅仅能够奠定华北战局胜利的基础。 还能够争取到更多的国际援助。 甚至是国际调停! 李宗仁自然是劝不动的。 白健生、陈辞修等人自然更不用多说。 五战区的情况,李宗仁自己是清楚的。 北路前线兵力,名义上十五万。 但实际上可用兵力不到十万。 各部的伤亡、消耗情况很大。 尤其是弹药方面..补给时常不畅。 这对于接下来战局的发展,尤为不利。 楚云飞已经牺牲过一次了没有道理再承担同样的任务。 或许别人搞不懂这一仗究竟是怎么打赢的。 但作为五战区的司令长官,李宗仁自然是心知肚明。 每一次防线的撕裂,每一次日寇部署的调整。 实际上都和楚云飞所部的进攻息息相关。 换而言之。 每一次的防线都是楚云飞所部撕开。 甚至楚云飞所部还完成了破袭作战,截断了第十师团以及第五师团之间的联系。 其麾下的荣誉196团、不仅仅承担了在东北方向掩护藤县的重任。 更是以攻势作战牵制了第十师团两个步兵大队,并且成功摧毁了日军在大汶口的前线机场。 临沂大捷,楚云飞是实至名归的头功。 李宗仁在汇报给常凯申的时候。 自然也是如实叙述。 此次攻势作战功劳最大的当属楚云飞所部..其次才是五十二军、五十九军。 至于固守临沂的苦功,自然落到了三军团的头上。 所有人都表现的很好嘉奖、奖励自然是少不了。 只是奖励暂时都无法兑现罢了。 常凯申现在只能够他们打一张空头支票,缓缓兑换,乃至战后兑换。 不管怎么说。 庞炳勋所部的第三军团,至少在这段时间里面,编制方面不需要担心。 就算常凯申要卸磨杀驴,至少也要等徐州之战结束。 五十九军也洗刷了抗战爆发以来的耻辱。 中央军所部,更不用说。 关麟征此人已经有了相关消息。 徐州之战结束便会因功升任军团长。 至于楚云飞,作为本战的关键角色,军功方面自不用说。 具体会升个什么职位,所部该如何进行整编、扩编。 到目前为止。 军事委员会还在进行着相当激烈的讨论。 所部下辖五个团的358旅,很有看能会进行二次整编。 变为358D,下辖196B,以及197B。 对应仅仅需要新组建两个步兵团便足以。 至于楚云飞本人的职务,自然需要更进一步。 很多人甚至猜测楚云飞要挂人南路军的总参谋长一职。 而原本的郭参谋长,自然是老老实实当他的第九军军长。 一旦这样的任命下达。 楚云飞未来的发展方向。 那就是接卫立煌将军的职务,担任南路军总指挥。 也有人猜测。 楚云飞很有可能会回到二战区接杨爱源的班。 也就是担任六集团军参谋长的职位。 六集团军总司令。 但不管怎么说。 这些都只是目前的猜测。 嘉奖、命令尚未下达。 这个时候常凯申也没有兵员、物资补给给他楚云飞。 兵员方面尚且可以抽调后方部队。 武器方面,常凯申只能够指望疏散之后的太原兵工厂迅速恢复产能。 亦或者是等待着这群外国友人对中华民国抗战事业的支持到位。 新一批的武器装备抵达,楚云飞所部才能够完成相对意义上的换装。 简单的聚在了一起吃了顿中饭之后,各部匆匆返回指挥的位置。 楚云飞自己距离韩庄还是很近的。 本以为这次的整编工作会在徐州会战之后进行。 但万万没想到,常凯申已经迫不及待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