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族里面的后生还有几十个。” “我们拿不出什么钱粮出来,但是族中的年轻人,均愿意参加常村游击队北上支援楚姜军驱逐日寇,保家卫国。” 曹队长急忙出声解释:“诸位父老乡亲,此次作战” “曹队长,不用说了,我们常村的人没有一个孬种,对不对!” “对!” “对!没有孬种,不就是杀鬼子吗,同去!” 不用这么多人啊! 曹队长一脸的懵逼。 四十人以上规模的游击队,能够动员十个上前线,就足够了。 而且卓天宇的指示非常明确。 此次,不需要承担高强度的作战任务。 仅仅是负责帮辎重运输团运运物资,抬抬伤员。 甚至都不需要上一线战场。 显然没想到这种前线打仗流血牺牲的事情。 竟然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响应。 卓长官。 似乎低估了晋东南地区百姓们的抗战热情。 他眼含热泪,急忙出声解释道:“乡亲们,我们的规矩不要忘记了!” “独生子!独生子不得进入野战部队,也无法前往一线战场。” “曹队长,这个时候还讲究这些!”有年轻人着急了。 “杀敌报国,保卫家乡的事情,怎么能少的了我们,独生子怎么了,独生子就不能报国了吗,据我所知,卓长官也是家中独子,不也奋战在一线吗!” “不一样,卓长官读过军校,是军官!”曹队长咬死不松口。 “规矩就是规矩,独生子全部留下,剩下收拾收拾,咱们明天就出发!” 曹队长没敢留在原地,转身就走。 王保长急忙出声示意众人安静下来:“父老乡亲们,都听我一句,人家曹队长说的不错,飞虎荣誉师的规矩不能破,这是军队,军法! 这家中独子,就是家中的顶梁柱,去前线打仗,总归是有风险的,万一阵亡了,咋整?” “儿子不去,老子总能去吧?” 有老汉扛着锄头起身道:“我儿子不让去,那就老子去!” “就是,虽然咱们年龄大了,不能扛枪打仗,背个柴火,做个饭,抬个人,肯定没问题。” 王保长不再坚持:“各家都回去准备,做好干粮,咱们下午准时出发!” “走!” 日军。 华北方面军方面。 寺内寿一顶住了来自大本营,乃至华中派遣军的巨大压力。 从豫东方向紧急抽调了第一百一十四师团北上增援山西第一军,而尚未变成的新编三十七师团,则是会在抵达徐州后,迅速通过铁路西进,转运至豫东战场。 抽调了一个半旅团的兵力北上。 在两个星期之后,豫东方面能够得到两个旅团的增援。 若非如此的话,大本营怎么可能会同意寺内寿一更改作战计划呢? 说到底。 比起武汉之战的进展稍微缓慢一些。 这群老鬼子们更加担心山西地区会出现状况。 毕竟山西作为已经能够稳定产出矿产的资源大省,能够为日军持续战争输送不少“血液”。 他们可以通过铁路线直接运往东北地区,制造更多的武器用于维持战争态势。 华北方面军有许多理由确保山西地区的“稳定”。 尤其是在这时二战区作战部队准备大举反攻的关键时刻! 上述,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山西。 第一军司令部。 梅津美治郎此时接到了寺内寿一发来的最新电报。 正太铁路沿线战场。 楚云飞正在指挥着一线前沿的战斗。 日军的炮弹没有了战斗爆发一开始的豪横。 现如今的每天两次进攻,颇有一些完成任务,拖延时间的感觉。 这让楚云飞难免有些担忧。 如果日军疯狂且不顾一切的进行持续进攻,妄图将楚云飞所部击溃。 楚云飞反而不担心。 因为这就是常规的作战思路。 而现在,这群小鬼子们显然没有这么做,就好像..他们也在等待援军一般。 援军,这个时候的小鬼子又能从哪里抽调援军呢? 楚云飞皱着眉头细细思索着,而后转身下令:“给五战区长官司令部发电,询问李长官最近几天日军一线攻击部队是否有进行轮换的情况。” “是!”陈泽军转身去办。 孙铭则是有些疑惑:“长官,您是担心日军从豫东方向抽调主力部队北上增援山西地区的小鬼子?” “不是没这个可能性。” 楚云飞低头看向了手中的腕表:“不过,即便他们抵达,也只能给阳泉一地的日军收尸了。” “时间差不多了.命令山炮团,立即开炮。” “是!” 随着总攻时间的抵达。 各部队均已经做好了出击准备。 首先发起进攻的是步4团庞军明所部。 让他没想到的是,日军似乎早已侦到了他们团的动向。 仅仅是进攻刚刚发起,便遭到了日军凶猛的火力打击。 只不过。 庞军明指挥若定,迅速联系步五团曹破天所部,联合骑兵团马克英。 当即发起了对阳泉的突袭,后面跟着的是军直属辎重部队,规模颇为庞大,甚至超出了作战部队的人数。 刘树增可是想着一天就将阳泉物资仓库全部都搬空的! 骡马、汽车,所有能够调动的运输工具全部都集结到位。 至于此前楚云飞动员的晋东南地区游击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