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平型关前线。 第十三步兵团指挥部。 鲍志山接过了参谋长林译递过来的馒头,示意他坐到一旁。 “第一次上战场?” 林译的笑容之中略微带着一些牵强,缓缓点了点头:“算是。” “适应了吗?” 林译沉默着摇了摇头:“还没。” “这么长时间还没缓过来?”鲍志山语气寻常,仿佛仅仅只是聊家常一般。 “我看到很多人牺牲..很多人在我眼皮底下负伤,惨叫和哀嚎..我..” 林译的说话略微有些顿挫,絮絮叨叨的,像是还未从残酷的战场环境之中回神。 一旁的鲍志山则是不断夹起放在桌上的小菜。 捎带着开上了一罐缴获的日本牛肉罐头。 和进口的美国牛肉罐头稍微还是有些区别。 至少没那么甜腻。 口感略微有些咸腥,这个时间点来看的话。 总归是肉。 林译确实有些手足无措。 鲍志山仰脸看向了一旁的林译,嚼巴嚼巴 “在你的印象里面,战场应该是什么样子?” 林译欲言又止,总觉得自己之前的想法有些天马行空。 “你们这些青年军官,学生兵,走上战场上大多凭借的是一腔热血,以及对英雄故事的向往,你们怀揣着保家卫国的远大理想,以岳武穆等民族英雄为榜样,这是好事。” 鲍志山首先对林译这一类的青年军官表示肯定。 而后话锋一转,接着说道:“我在楚长官麾下当了一年多的营长和副团长,若论资历,我在一年前就能提团长了,可直到第十三团组建我才被调任当了这个团长,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林译沉默着摇了摇头。 “我之前比在阳泉当地当了个保安团团长,凭借着父亲在太原城内的关系,倒也过的快活。” “小鬼子打进了中国,安生日子也就没了。” “那时候我就在想,咱山西的老百姓不应该被欺辱,咱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凭什么要受这群小鬼子的欺压?” “于是我就想着,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鲍志山目光出神,好似陷入到了回忆之中:“阳泉之战前,一群川军兄弟来了,他们有的还穿着草鞋,脚上早已经生出了冻疮。 他们的枪甚至还不如我们的保安团,很多人拿的还是土造猎枪。 读了这么多年的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 我那时候也是切切实实的领会到了。 我把保安团的一帮弟兄们聚在了一起,说想要换个活法。 说是一个团,实际上,不过两百多号人而已。” 鲍志山说道这里,眼睛骤然一睁,语速也加快了不少: “但战场上从来都不是浪漫的地方,打仗是会死人的,死很多很多人。” “阳泉保卫战,追歼战,寿阳防御战。” “我的那群弟兄们死的死,伤的伤。” “仗打到了今天,我的这些老兄弟们,就剩下了三四个。” “两百多号人啊,就活下了这么几个。” “死了这么多的弟兄,地也没守住,打了个稀巴烂,最后什么都没有。” “我想不明白,这仗究竟还要怎么打。” 鲍志山略显激动,眼角湿润,强忍着心中悲伤,缓缓说道:“一直到后来,我自己想通了。” “这仗,我们不打,我们的儿子还是要打。” “我们的儿子打不赢,孙子还是要打。” “我们这代人,注定要承担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林译目光逐渐坚定起来:“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用楚长官的话来说,我们这些做指挥官的,在指挥战斗的时候,不能掺杂任何的私人感情。” “所有的人命对于我们而言就是数字,是货币,是能够付出代价,也包括我们自己。” “战斗这是一场公平交易、货币能够换取到什么样的“商品”,亦如在战场上取得什么样的进展,达成什么样的目的。” “孙子有云: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慈不掌兵的道理,你应当明白。” “明白.” “这方面你可以和你的同学学一学。” “志恒?” “他是行伍出身,你是学生入伍从军,你们之间其实可以互相学习,这仗打完,你的这位老同学估计要往上走半步,我的一营长也要往上走半步。” 鲍志山思索片刻缓缓说道:“我打算把你调过去当个副营长,这样对你的成长也有不小的帮助。” “是,团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