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十八集团军总部。 看着这封来自晋北前敌总指挥部的电报。 副总参谋长一时间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楚云飞在电报之中明确给出了自己的战略判断。 认为日军一定会趁着民众过年之际,发起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扫荡。 以此来打击华北地区的八路军部队。 并且希望他们能够继续以游击战,运动战的形式,给日占区造成混乱,进行一场前面的大破袭,以影响华北地区日军的战斗力。 在电报之中。 楚云飞更是详细的标注了相应的进攻需求。 车站、桥梁、铁路线、乃至后勤兵站、机场。 并且希望他们在作战之后,做好民众的疏散和思想工作。 以防日军的恶意报复。 唯独没有希望他们保存自身实力。 这东西,压根就不需要楚云飞来讲。 游击队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提高日军的占领成本,而不是给日寇造成多少多少的伤亡。 楚云飞自然不能期待装备都不齐全的地方武装能够发挥出不属于自身的战斗力。 在此基础之上。 楚云飞表示。 无论是长治军工厂方面,亦或者是晋中等地的后勤工业 也包括归属于二战区管辖的西北制造工厂,以及龙城周边地区刚刚复产不久的手工合作社,或者其他性质的民族工业。 均会全力做好相应的后勤支援。 当然了。 楚云飞并非只是口头上的支持。 冬装,他们将会初步提供三千五百套,布鞋五千双,被褥五千套。 同样会为前往晋北作战的八路军之771团、772团、新一团、新二团、独立团等十个步兵团提供钢盔,以及少量的防毒面具。 武器方面。 楚云飞更是毫不吝啬。 为了支持华北方面的十八集团军各游击武装。 他决定拿出第五集团军换装下来的步枪两千五百余,轻重机枪五十余挺,掷弹筒五十门,并配备各式弹药三百万发、手榴弹十万枚,地雷五千枚以支持各抗日根据地在华北地区的作战。 最为关键的一点。 负伤的作战人员,可以转运至二战区各大野战医院进行救治。 所有的医疗耗材以及药品。 将会由二战区来提供。 根基此前双方达成的合作基础。 二战区准备进行的军事行动,事先进行告知。 如果十八集团军方面愿意参加。 那就参加。 如果不参加,二战区同样也没有义务对作战部队进行装备补充以及后勤供给。 至于军饷等费用,本就是山城方面的事情。 和二战区方面不算太搭嘎。 楚云飞所部的军饷,实质上也是山城方在发放。 无非就是国币的购买力远不如之前。 作战会议室内。 十八集团军的众人围坐在了一起。 “电报想必应该都看完了,都发表一下各自的想法好了。” 当这封电报被放在桌子上进行讨论的时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