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连被寄予厚望的装甲旅,也被日军通过迂回作战击溃。 “fuck~!缅甸可是我们英国人的“经济特区”,如果让中国人占据的话,很有可能会对我们的统治带来不利影响。” “亚历山大将军,我建议立即组织部队向日军发起反击,加入到这场战斗之中。” 亚历山大嘴上虽然叫嚷着,但心里面十分有数:“我们需要时间休整,我们需要大量的补给,武器、装备甚至是兵员!” 以他们现如今的作战兵力,根本无力干涉缅甸的战争。 英印军队则是为了拱卫印度。 亚历山大甚至用屁股都能够想到丘吉尔一定会拒绝他的出兵请求。 对于英国而言,确保印度要比防御缅甸更加重要。 现如今的英国最担心的就是日本人和德国汇合、两路夹击印度。 有远征军在前面顶着、丘吉尔根本就不会着急。 反而会将为数不多的资源继续投入到欧洲战场上去! 宛如美国佬自己选择的战略一样,先欧后亚,先德国、意大利而后日本。 此时此刻的英缅部队陷入到了十足的纠结之中。 “或许我们应该尝试和中国方面沟通,等到他们成功夺回仰光港的时候,再将防务工作移交给我们。” 史密斯少将一怔,他从来没想过这位名将能够说出这样的话。 索性便直接出声讥讽道:“亚历山大将军这是打算给日本人再次夺取仰光港的机会吗?” “史密斯少将,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们的部队战斗力孱弱无比,敌军仅仅只是轻步兵就足以将我们击溃,而我们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拥有强大的海空优势,兵员素质和兵力也远超于我们” 亚历山大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难道我们要将仰光拱手让给中国人?” “亚历山大将军,我不得不提醒,仅仅是一次作战我就深刻的认识到了日本人的战斗意志和兵员素质,在这种情况之下,双方的战斗绝不可能轻易结束!” “仰光很有可能会化作一片废墟,甚至成为双方拉锯作战的屠宰场,如果我是联合指挥部的最高指挥官,我会很乐意看到利用仰光港这个陷阱才持续的给我们的敌人放血” 说到这里的时候,史密斯微微一怔,同亚历山大的目光对视在了一起。 他们已经回过了神来,他们上当了。 “仰光港一开始就是中国人的诱饵!” 史密斯少将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他们这是在借日本人的手将我们赶出仰光,等到他们夺回的时候就可以掌握仰光这个缅甸最大的港口。” “在此基础之上,他们不仅仅可以争取到更多的物资援助,并且可以以修葺运输线为名义,派遣更多的华人劳工进入缅甸” 两个英军将领反应的还算迅速,当即一封电报发完了印度,将自己的观点转述给了英军远东地区最高指挥官韦维尔。 这位前任的西南太平洋地区美英荷澳司令部盟军最高司令,纵观其二战指挥表现,实际上是合格的。 韦维尔于1939年7月前往埃及,出任中东英军司令部总司令,他深知中东在地理和战略方面的重要性、在兵力和资源极为有限的情况下积极备战。 世界大战爆发之际,为了应对非洲的意大利军队,拒绝了丘吉尔划拨部队的命令,并且强调人在决定战争胜负问题上的重要作用。 非洲战场上,曾指挥部队击败由格拉齐亚尼指挥的意军。 在两个月内推进八百余公里,俘虏意军9个师的官兵十三万人以上,缴获近四百辆坦克和一千二百九十门火炮。 正当非洲战局发展顺利的时候,丘吉尔又来干涉他的行动了。 要求他把4个师的主力调往希腊战场。 两边兵力都不足,自然两边都打不赢。 这就导致英军既没有挽救希腊战场的危机,也没有足够的兵力追击意大利军队,以抢在德军登陆前就全歼在利比亚的意大利军队。 是的,没看错。 这位将领在远东战场上的拙劣表现,实际上和一个人脱不开关系。 那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这种喜欢微操前线战场的统帅,不仅仅只有常瑞元一个。 丘吉尔也是这样子。 并且为了推卸责任,将韦维尔赶到了印度担任英军总司令。 仅仅只是上任之初,韦维尔就指出了印度军事的极度虚弱,认为缅甸应划归印度英军总司令管辖,但直到12月12日才获准接管缅甸防务。 都说国军后面都老蒋拖后腿,英军后面何尝没有丘吉尔拖后腿呢? 韦维尔拒绝国军先期入缅的本质,就是因为他颇有远见的意识到请人来容易,让别人走可是困难无比。 尤其是兵强马壮的远征军。 万一双方产生矛盾和冲突的话,就英印军的战斗力,还不够远征军收拾的。 他一边主张强调中国、印度、缅甸防务的重要性,希望引起伦敦足够的重视,又迫切的希望能够维持英国在缅甸的统治。 尤其是还有一个酷似常瑞元的领导人在上面. 既要又要往往什么都捞不着。 当看到史密斯和亚历山大二人发来的电报之时,韦维尔愁眉不展。 这是他预料之中的情况。 眼下日军突破远征军的防线几乎不太可能,仰光按照现如今的战争趋势来看。 要么成为远征军持续放血日军的战场,要么就会被远征军经营成为坚固的战争堡垒。 指望他们将其移交给英军,那绝对不可能。 英国佬可是有不少关于楚云飞、史迪威二人的情报。 这两人被情报部门评价为“臭味相同的狂妄将领”。 想要说服这两个人,那简直难如登天。 如何确保在战后维系缅甸的殖民统治成了他现在最需要考虑和琢磨的事情。 至少美国人和中国人走在一起之后。 美国佬很有可能会在中国投入更多的战争资源。 韦维尔从个人角度出发的话,希望看到这一点,至少日本人不会打印度的主意。 但从伦敦视角出发的话,他们自然更希望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欧洲战场。 能力还算出众的他此时也是陷入到了纠结之中,思虑再三的他决定将电报原封不动的转发到伦敦去。 让丘吉尔这个死胖子自己头疼去! —— 仰光港。 一搜搜运输船颇为忙碌,不断的输送作战兵员和物资,其中不乏有坦克这类的重武器存在。 远处,炮火声轰鸣不断。 炮击近乎持续了一整天,各种型号的火炮轮番上阵。 原本还算繁华的仰光外围所有建筑物全部被摧毁殆尽。 日军十八师团的登陆作战部队经过了两轮的补充之后,兵力依旧维持在三千余人左右。 占据着城内的各处要点,决心死守。 日军的后续支援部队和舰队正在紧锣密鼓的组建之中。 只不过因为无法全面展开的缘故。 迫切的需要十八师团反击扩大战场宽度和占领区。 当然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