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知道!” 冈村宁次猛地一拍桌子,眼中闪过一丝疯狂的赌徒般的光芒,“命令原定南下,增援三十三师团的二十师团将所有兵力全部调回。” 他走到地图前,用红笔重圈出第二十师团的位置,又画了一个直指邯郸的箭头。 “命令他们立即转向,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的驰援邯郸!” “告诉他们,一定将支那预备第十三师拦住,并且谨防他们后续的援军部队。” 武藤清一郎大惊失色:“司令官阁下” “如此一来,支那军汤恩伯部所部,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们一定会趁势反扑的!” “我知道!” 冈村宁次的声音嘶哑而绝绝:“但现在,我们已经没有选择了!” “现在火烧眉毛的时候,必须先扑灭烧得最旺的那一处!” “与南口和平型关系相比,邯郸的守备力量薄弱,绝不能有失!” “楚云飞既然想要用一场豪赌来决定此战的最终走向,那我就陪他赌到底!” —— 第五战区,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部。 汤恩伯总指挥此时的心情,与冈村宁次的阴沉形成了对比。 他手持一份刚刚收到的前线侦察报告,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狂喜,笑声在指挥部内回荡。 “哈哈!天助我也!真是天助我也!” 他将报告递给身旁的参谋长,兴奋地说道:“看看!都看看!小鬼子的第二十师团,突然撤走了!他们正掉头向北,看方向,是去增援山西前线去了。” 指挥部内的众将领闻言。 先是错愕,随即也爆发出阵阵兴奋的议论。 “总司令,这.小鬼子怎么会突然撤兵?” “一定是楚云飞!” “一定是他那边的攻势太猛了!”一位师长激动地分析道:“冈村宁次老鬼子肯定扛不住了,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从我们这边抽调兵力去救火!” 汤恩伯一拍面前的办公桌,眼中闪烁着雄心与野望。 “说得对!是楚云飞送了我们的一场天大厚礼!” 他的目光扫过场上的每一位将领,声音洪亮如钟:“诸位,冈村宁次自顾不暇。” “而我们当面的敌人已成强弩之末!” “他们的防线过长,兵力空虚,断然不会是我们的对手。” “这,就是我们第三十一集团军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的最好机会!” 他猛地转身,对着巨大的作战地图一挥手,意气风发。 “传我命令!” “集团军各部,立即中止原定的防御工事构筑!全线转入进攻准备姿态!” “告诉下面官兵们,把压箱底的家伙都给我亮出来!” “这一仗,我们不仅要收复失地,更要打出我们三十一集团军的威风!” “让委座以及山城的诸公们看看,第五战区,究竟哪一支部队才是真正的国之干城!” —— 平型关前线。 刚刚设立的第七十一军指挥部内。 军长宋希濂的脸上始终有着一抹忧愁。 他背着手,站在巨大的作战地图前,目光如炬,反复考量这当面之敌的防线情况。。 楚云飞那外表合理的“巡视炮兵阵地”。 让他感受到。 这一场二战区二期战略反攻,有着更深层次的战略意图。 “维持势攻,牵制当面之敌,为南口主战场创造条件.” 宋希濂低声重复着楚云飞通过方立功传达的命令,眉头微蹙。 在他这位黄埔一期、历经百战的宿将看来。 这条命令本身就充满了矛盾。 以十四集团军之精锐,强攻日军在华北最坚固的南口地区,本身就是兵行险着,近乎于豪赌。 而让他这支国军最顶尖的王牌主力七十一军,在平型关这种次要战场上进行不痛不痒的“牵制”。 这在他看来,无异于用牛刀来杀鸡,是一种极大的战力浪费。 “报告军座!”一名作战参谋上前指着地图上的几处标记:“根据我们前沿侦察部队的回报,当面之日军虽然得到了部分援军的增援,但总体而言,总觉得有些奇怪。” 宋希濂闻言,立刻将注意力集中到地图上:“讲,哪里奇怪?” “他们的预备队,原来那个独立混成旅团,部署在一线阵地,却龟缩在了东南约十公里的位置。 其前沿阵地的守备兵力,依然是原本的宪兵队和守备队,兵力密度甚至比我们预想的低。 他们的炮火虽然当时有反击,但零散无力,似乎只是在虚张声势。” 宋希濂缓缓点头,当即吩咐道:“派遣侦查部队进行渗透式作战,搞清楚咱们的对手到底在干什么。” 根据现如今已知的情报来看。 二十七军加上七十一军,对抗日军的三十六以及混成第二旅团,兵力也达到了1.5:1的程度。 整条战线,局部战场上的优势兵力可能达到3:1,乃至4:1的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小鬼子想要守住阵地,怎么可能呢? 当天晚上。 侦察部队便已经汇报了具体的侦查情况。 日军阵地前的铁丝网虽多,但许多地段的却似乎只是个样子货; 那些恢复看似坚固的火力点,兵力和配备的轻重机枪数量也不是很充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