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战略指挥有方立功、钱伯均,黄百韬三人相对而言能够挑个大梁。 次级的基本战术单位,有庞军明、边富成、曹破天、薛杰、陈泽军、张富贵等一众好手。 更下一级,也有不少的军校生和行伍出身的战将逐渐冒头。 可以说。 人才济济,宛如雨后春笋一般。 相较于战术思想较为保守的日军指挥官,现在的他们已经完全可以在战场指挥上面不落下风。 楚云飞自然也就减少了对前线的干预,将更多的精力体力分配到了炮兵、高射炮兵的引导上面。 “立功兄,这一个人的指挥习惯似乎没那么容易就更改过来..” 方立功神色凝重:“这件事情实际上我也很担心,等战局平稳之后,我找个时间和长官聊一聊身体方面的事情,实在不行的话,就把担子分下去一些,不能老让云公一个人扛着。” 张大云心领神会,接着缓缓道:“卓天宇在西北那边搞农垦做的也很不错,听说在那边也搞了十几个地方建设团,目前正在大规模的修葺水利设施,要将大西北变成塞外江南” “那些沼泽地,盐碱地治理起来似乎也没有那么容易,不过没关系,延安方面目前也在做这件事情,效果还算不错,让他们多多交流吧。” “西北那边,主要提防的还是苏联人他们的手伸的有些太长了一些。” 想到这里,方立功的眼神之中一闪而过一抹杀气。 这群狗日的苏联人,不仅一次借用陆地援助的名义,偏离原定的援助通道。 其实就是想要趁此机会测绘西北地区。 为了得到更多的苏联援助,现阶段只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尽可能的限制苏联人的举措,且积极备战,随时准备翻脸的那一天。 张大云缓缓点头,并没有继续展开这个话题。 眼下,还是对付日本人比较重要一些。 他当即转身示意一旁的作战参谋将这几日的战报递给了方立功:“这仗的过程还是值得我们复盘和总结的。” 短短不到七天的时间,就拔掉了常山这样的关键重镇,全歼日军一百零九师团。 这场攻坚战,自然是有许多的出彩之处。 张大云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我个人认为,这一战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七天内就攻克常山这样的重镇,其根本原因在于楚长官调集了除南口方向的所有重炮。” “其中囊括了四十门的105毫米榴弹炮,以及八门150毫米榴弹炮,其他口径火炮不算,光是这些重型火炮,就已经超出了日军数倍的火力。” “而且,我们的火炮射程,精准度相较于日军都要高上许多,再加上援助到位的厄力孔高射炮的协助,虽然我们在作战过程之中因为转移不及时,损失了几门榴弹炮,伤亡了一些官兵。 但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通过大量的部署野战防空部队以及重炮集群的打法,是有一定的优势的.” 方立功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云公无比重视炮兵力量就是这个缘故,我此前就此问题与云公深入探讨过一段时间,他认为掌控制空权为战略进攻之首要,若无,则退而求其次选择重炮部队以及野战防空部队。” “相对而言,后者的生产成本似乎更加低廉,但从长远角度考虑,若是一个国家具备燃油生产能力,自然是空军在战场上不论是战术进攻还是战略进攻,都能够发挥出更高的性能。” “据说,德国人有一款俯冲式攻击机,自天空之上俯冲而下,发出刺耳的尖啸声,给地面上的防空部队和步兵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慌,再加上他们同时装备了一定量的火箭弹和炸弹,这种攻击方式的效果非常好。” 在没有能力和办法发展空军的情况下。 退而求其次选择发展重炮,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在攻坚作战之中,楚云飞自然是更加喜欢一枚500KG的炸弹,而不是一发150毫米的榴弹。 双方的装药量和威力,完全就不是一个层次的存在。 张大云沉思了片刻之后,接着道:“根据下面的报告,喷火器在这样的近距离巷战之中也有不错的表现,但也存在着相应的风险,因为喷火器射手被射杀之后造成的误伤数量也有不少.” “恐怕这些事情还需要战后的进一步总结,还需要一段时间,截止到目前为止,参与进攻的三个师还没有将伤亡报告提交上来,恐怕数字方面没有那么好看。” “云公之前的意思是将曹破天麾下的两个师先撤下来,您看?” 方立功点了点头:“嗯,轮换吧,提防日军的反扑” 情报参谋快步走上前来:“参座,方长官,三十一集团军急电。” “哦?” 张大云一怔,当即上前接过了电报。 “华北联合司令部,楚云飞长官钧鉴。” “卑职汤恩伯,有罪于国,有愧于军。此战,因一己之私,为夺战功,悍然违抗总指挥部‘齐头并进’之军令,孤军冒进,致我主力第十三军,深陷日寇重围。 此皆卑职一人之过,指挥无能,判断失误,罪该万死。” “然,南宫、新河被围之数万将士,皆为党国精锐,抗战中坚,他们无罪。 卑职恳请楚长官,能念在同为党国效力之份上,不计卑职之过,以国家大局为重,以数万将士性命为念,能伸援助之手,救我袍泽于水火。” “此役之后,卑职汤恩伯,愿接受军事委员会一切处分,只求长官能调兵救我十三军!” 汤恩伯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一个人。 在这种情况下,低声下气的认错求援可想而知,十三军的具体情况应当如何糟糕。 “这件事情,要不要请示一下云公?” 方立功看向了楚云飞的方向,沉思片刻之后缓缓叹了口气:“让云公多休息休息吧,电报转向山城一份,另外预备第十三师休整的差不多了,是时候让他们动一动了,五集团军方面也要向东北方向共计前进,吸引日军注意力。” “是!”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