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尤其是在第一战区。 一些不明真相的中下级军官,就此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长官!” “我们怎么能睁着眼睛看着他们孤军奋战?” “是啊!唇齿寒的道理,长官们不懂吗?” “卫长官,我师请求出兵增援!”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与十五军共存亡!” 群情激奋的下属。 卫俊如只是挥了挥手,没有做任何解释。 他能说什么? 难道告诉他们,武庭麟这次“主动抗日”。 不过是为了逃避军法制裁,上演的一出苦肉计? 难道告诉他们。 这背后,是战帅和统帅部方面清除害群之马达成的共识? 武庭麟明显要拉着十五军垫背! 他什么也不能说。 只能默默地,承受着下属的错过和非议。 而远在太原的楚溪春。 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但他执行命令,比卫俊更加勇敢。 因为,他不仅仅是战区的代司令长官。 更何况,最理解楚云飞战略意义的人。 他知道看似杂乱无章的华北战场局势。 真正的主角,从来就不是武庭麟,也不是日军第五师团。 十五军这支部队,仅仅只是为了打乱日军部署的一个棋子。 至于这支部队的未来会如何,应当如何。 楚溪春实际上也没有想明白。 楚云飞一丁点的行动都没有。 各部队甚至都没有开拔,就连空中支援都没有的情况下,这场仗,十五军应当怎么打呢? —— 当夜。 在洛阳前往宁陵的铺装路面之上。 行军的队伍,如同黑色的长龙,蜿蜒在豫东平原萧瑟的田野上。 第十五军的士兵们,默默地赶着路。 早在抗战爆发的第一年。 统帅部的这帮“饭桶”便已经总结为避免日军战机袭扰而夜间行军的经验。 武庭麟为了“彰显”自身的抗日态度。 命令十五军的这帮士兵们下午便直接出发。 若非日军忌惮二战区的防空部队,恐怕早就回对其进行轰炸。 即便如此。 一连“作秀”、行军了数个小时的官兵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茫然。 没有人知道。 这场突如其来的“主动出击”,究竟是为了什么。 他们只知道。 前面,是日本人黑洞洞的枪口。 而在他们身后。 似乎也没有了退路。 身旁,也没听说有哪些所谓的援军。 军指挥部的临时帐篷里,灯火通明。 军长武庭麟正对着地图研究着下一步的行军路线。 他的脸上,带着一种病态的亢奋。 距离日军在宁陵县城的主力防线,只剩下最后不到五十公里了。 只要明天再急行军一天。 他就能和日本人“交上火”了。 到那时。 他就能彻底将自己,绑在“抗日”这驾疯狂的战车上。 山城方面也就再也奈何不了他了。 “军座。” 参谋长刘和壁掀开帐篷的门帘,走了进来,他的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刚刚收到一封从长官司令部发来的加急电报。” “长官司令部?”武庭麟头也没抬,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不用看了!肯定是卫长官让我们回去的电报!” “告诉机要主任,不必理会!我们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军座!” 刘和壁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决:“这份电报,您必须看!” 武庭麟有些诧异地抬起头。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自己这位向来温文尔雅的参谋长,用如此强硬的语气和自己说话。 他正要发作。 却看到,第六十四师师长姚北辰,和第六十五师师长李纪云,也跟着刘和壁,一起走了进来。 这两位,是十五军除了他之外,最有实权的将领。 武庭麟的心里。 格登一下,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刘和壁没有再征求他的意见,而是直接当着两位师长的面,将电报的内容,一字一句地念了出来。 “密电:据可靠情报,日军华北方面军已紧急抽调第五师团、第八师团,正由南北两个方向,向贵军高速机动。其意图,是在宁陵地区,对贵军形成合围夹击之势。望贵军,审时度势,早做决断。” 第五师团!第八师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