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凶手具体要做什么,目前不确定。 因此凶手看重的是哪个特性,也不确定。” “致死方式也很特殊。 正面手臂勒杀! 很罕见的一种致死手法。 而且这案子,杀人不是结束,似乎只是开始。 凶手对所有尸体,都进行了特殊处理。 摆在那地下空间,设置了符阵,肯定要做什么。” “受害者特征,目前倒是不确定。” 因为22名受害者的身份,还没有完全确定。 受害者特征,需要从所有受害者里,寻找出共同点。 也就是罪犯因为什么,选择她们作为目标。 这种癖好,很能反映凶手的心理。 “其它线索的话,倒也很多。 比如受害者都戴着假发,指甲都被涂了指甲油,穿着样式复古的衣服。 还在受害者体表,写了‘爱’字,画了❤……” 而且‘爱’字写法很奇怪。 起笔的长撇下,明明是两点一短撇。 但罪犯将这三笔,连写成了类似字母m。 沈庭从没见过这种写法。 他反复研究,四项剖绘依据涉及的内容,对于凶手,很快有了大致的印象。 这就好像人物拼图游戏,依靠已有信息,沈庭拼出了70%左右的人物。 但这70%,是身体和四肢。 最关键的人物五官,现在依旧缺失。 “罪犯的人物形象,还是不够饱满。 因为缺了最关键的案件信息。” 犯罪剖绘,既然是根据已有的案卷,剖析罪犯。 那如果某些重要的案件信息缺失,自然会限制剖绘的结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现在缺失的,最关键的案情,有三部分。” 第一,涉案地。 凶手选地下空间,作为藏尸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第二,凶手杀人后,要用尸体做什么? 这两块拼图,涉及同一个核心问题—— 凶手的动机! 第三块拼图是,受害者信息。 DNA鉴定结果,始终没出,自然不能根据受害者特征,总结凶手的癖好。 沈庭想了想。 第三块拼图,只能靠DNA实验室,催不得。 但前两块拼图…… 他直接@唐仁: “从昨天傍晚发现地下空间,到现在也挺长时间了。 当时你不就要了符篆图片,要去查符篆含义吗? 这么长时间,不可能一个符篆也没查出来吧?!” 唐仁:“这个,那些符文,我比对过很多古书,但还真就一个都没有查到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