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其实从细节中,我们能够看到,这个看似振奋人心的转折,其实充满了无奈和向现实的妥协。 在法鲁克扬言要在公开场合揍她的时候。 娜吉玛对他说的是: “如果你现在打我的话,就会被监控拍下来,我会跟机场要来录像,让尹希娅发到视频网站上去,你女儿的视频有几百万浏览量,到时候全世界都会看到,你的工作也别想保住了。” 到最后,遭受暴力恐吓的情况下,娜吉玛选择的是用舆论来威胁丈夫,而不是直接报警。 因为她也知道,报警没用。 一方面,舆论的力量确实是强大的。如果尹希娅把父亲对母亲施暴的视频发到网上,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可以毁掉法鲁克的职业和生活。 就如每次微博上出现家暴受害者发声时,民众的舆论足够强大到可以人肉施暴者,让他变成人人喊打的公敌。 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求助于舆论的渠道和力量,有更多沉默着忍受痛苦的女性,在家暴中受伤,甚至丧命。 现实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第一时间报警维权 遇到家暴,可以打“110”报警电话或者妇联“12338”妇女维权热线,寻求第一时间的帮助。 按照公安部门的相关规定,家庭暴力已明确属于“110”报警范围,若遇拒绝出警或拖延,受害人有权向上级公安部门投诉。 注意保留证据 处理家暴案件,保留好证据是关键。 1、公安机关接警到现场后,家庭暴力受害人应要求其做好接处警记录并及时组织伤情鉴定,这些是正确处理案件的直接证据。公安机关受理家庭暴力案件后,受害人有权要求其出具委托函,指定专门的鉴定机构对自己所遭受的伤害做出伤情鉴定。公安机关不能拒绝家庭暴力受害人的伤情鉴定申请。 2、受害人到医院就诊时,应要求医院进行及时救治并做好诊疗记录,保存相关证据。 3、接到过受害人投诉的妇联和社区自治组织等机构,在有必要时应该为其出示投诉证明。 4、受害人可以通过给伤痕拍照、录像等方式及时固定证据。 寻求法律援助 很多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规定,因家庭暴力引起的民事诉讼属于法律援助的受理范围,符合当地经济困难标准的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获得法律援助,也可以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减交免交或缓交诉讼费。法律援助机构设在当地司法行政部门,有的在妇联设有妇女法律援助站点。 做好平时准备 在平时,一定要熟记报警电话、妇女热线、地方救助机构以及可靠朋友的电话号码,一旦发生暴力,随时求助;发现施暴者经常使用的工具应尽量放到家外或隐蔽处;平常准备一个便携包,尽可能把现金、身份证、图章、房契、结婚证书、存折等重要文件和重要电话号码簿放在里面,以备发生暴力时可以携包离开,以求自保。 保护儿童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并不仅是妇女,家庭成员之间都有可能发生暴力行为,其中,儿童因仍处于身心成长发育阶段,自我保护能力弱,无论直接受暴还是目睹家暴,都更容易受到更大的身心伤害。 如果家里有孩子,应教会孩子求助电话号码。当家暴发生时,尽力让孩子离开暴力现场。如果孩子目睹,事后应向孩子解释情况并表达对孩子的关爱,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如果孩子是家暴的直接受害者,亲朋邻居等知情人需及时保护孩子,帮孩子寻求援助。 什么时候能杜绝家暴问题? 我们给予这个过程开始以空间和时间,并提供稳定的支持。 而当这个过程开始,和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一样,会充满反复曲折。 请抱持、并耐心等待。 家暴一件坏事,就算形式再微小、再普遍、再频繁,它也还是坏事。 我们需要一直意识到它的存在,关注它、谈论它、抵抗它。” 23shu8*com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