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然好饼也不会给他, 因为演技确实赶不上同龄的其他人, 韩国演技过硬的基本都会演电影, 或者电影与电视剧兼顾。 我觉得他的外形对他有一定的限制,五官不算娘,脸型显得娘。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演技, 他本身可能意识不到自己演技的模式化, 表情可以但只是表面的表情没有灵魂, 只能说是在“演”, 尤其是情绪外放的地方,非常尴尬,有力使不出的感觉。” 刘尚有些意外,这位同学的评价非常刻薄,几乎就是站在台上同学的对立面。 台上推荐李准基的学生气的牙痒痒,如果不是台下还坐着刘尚,估计他能跟这个侮辱自己偶像的学生打起来。 刘尚看向台上的学生: “你怎么说。” 如果不给台上学生发言权,估计这家伙能气爆炸了。 台上学生立刻给自己的偶像正名,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当他说到李准基非常适合ben那种高高在上的气质时候,刘尚点头说: “这一点我是赞同的。” 听到刘尚的认可,台上的学生更是激动。 刘尚把话接过来,继续说: “李准基这个演员,他不要摆pose也不用动用面部表情,就站在那默默无闻,就是活脱脱的ben。 ben这个角色是啥样的?你们还记得吗?” 刘尚看向台上学生。 学生赶忙补充: “他处于香车美女、锦衣玉食的上流社会,是韩国的盖茨比之一。 他对待李钟秀表面上很绅士温和,并没有刻意嘲笑他的身份、以及写作的梦想。 表面上的彬彬有礼,是ben的外在世界,以此压抑他内心想要发泄的疯癫欲望,也就是烧仓房也是杀人欲望。” 刘尚点头,接着说: “这么一说,是不是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都很符合李准基的调性?” 台上学生不住地点头。 “但是,”刘尚话锋一转: “这个演员有个最大的问题,他的面相有股子邪性,就是天生反派的感觉,杵在那,几乎就直接告诉观众,这个人是有问题的。 他的内心戏远高于外在戏。 其实这个剧本最想要的是那种看起来彬彬有礼的绅士形象。” 台下有学生附和点头。 刘尚随机问台下的学生: “关于ben这个角色,你们还有谁要推荐的?” 大家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有个学生小声地问了一句: “好莱坞演员行不行,但是他是韩国人。” “嗯?谁啊?” “史蒂文·元。” 附资料:史蒂文·元,1983年12月21日出生于韩国首都汉城,后随家人移民美国,美国男演员、配音、制片人。 2009年,以电影《我的名字叫杰瑞》初次亮相。 2010年-2015年,主演美剧《行尸走肉》中饰演格伦。2011年,获得第37届土星奖最佳电视男配角提名。 提到史蒂文元,刘尚脑子里立马浮现了行尸走肉里边格伦的形象。 帅气、温文尔雅,有上流社会的气质,有那么点意思。 关于两位男角色的讨论够多了,课堂接下来又开始讨论女主。 海美是这里面最单纯的角色,即使他阐释了litterhungry与greathungry含义,即使他时不时冒出对人生的悲悯的追问和思考。然而面对生活,她依旧有难以救药的迷惘与天真。 她的人生中,爱一直是匮乏的,对于她小时候是否掉进井里我不得而知,但我更偏向于她掉进去过,当时,一个小小的人独自在井底,周围是肆意侵袭的黑暗与冰冷,只能看到头顶那圆圆的一小片天空。 无法摆脱,无法甩开,歇斯底里与耍赖撒娇都没有用。 我一直认为海美有一种灭亡倾向,从非洲回来了他喝醉了时说,如果像晚霞一样消失了该有多好啊,这种思想可能是ben灌输给他的,但不可否认他内心中也是极度认可的。 面对ben他或许未尝感觉不到他的恶意,他只是天真不是傻。只是,由于这种灭亡心理,他没有想着自杀,但却偏偏要走在刀尖上,想着,也许这一次,就死了吧,他迷恋着这种感觉。 就像盗墓笔记里潘子的毁灭倾向,他死了很多兄弟,总是想着,为什么死的不是我,于是有什么危险便往前冲。我想,海美在寂寞的人生中,也会时不时的想起那个小小的井底,要是当时死在哪里该有多好啊。 “这个角色要表现出那种对精神的追求,对身体以及生命的漠视,还有最重要的迷茫,我推荐的演员是裴秀智。 她性感、大胆、自由,拥有着致命的神秘诱惑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