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什么是明天-《重生之向老实人宣战》


    第(2/3)页

    “顾总年纪轻轻,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有这么深的理解,难得啊。”

    政府部门的主要领导周达荣热情接待了顾允和助理贺璇二人。

    与江城接地气的领导稍有不同,顾允被请进了一间宽敞的会议室,地面铺设着典雅的地毯,一种尊贵和正式的氛围扑面而来。

    无论是不是有事相求,来自乐园集团的顾总如今也有了和大多数领导谈笑风生的资格。

    “我们也是为了贯彻落实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初衷还是想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顾允笑着回答道。

    一杯热茶才刚刚过了半,两人聊起政策来,却有点一见如故的味道。

    这一年,正是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关键一年。

    不但出台了《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上层针对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还专门对下发布了详实的指导意见。

    总而言之,要以市场主导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建立长期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培育新能源市场。

    “小顾确实有远见,新能源汽车是未来,这一点和不少领导想到一块去了。”

    周达荣笑着指了指手中的笔记本,开始讲过去的故事。

    事实上,早在2000年就已经有人上书高层,建议发展新能源汽车,以此来实现国内汽车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汽车行业的历史,和国足一样让人揪心。

    七十年代,载着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库斯的红旗轿车,下坡刹车失灵撞到路边,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另一方面,“技术换市场”被证伪,燃油车核心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国内制造水平依然相去甚远。

    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的三核心是电池、电机、电控,中国在电子制造领域反而有一定优势,跟美、日、德等汽车强国并没有明显的差距。

    领导层认为,集中发力新能源汽车,相当于把汽车强国拉回同一起跑线,弯道超车的概率大大增加。

    这次上书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对电动汽车三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突破和产学研项目火速上马。

    但当时的电动车还属于“谁买谁傻逼”的品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