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难办啊。” “是啊,老中有太空穿梭机,所以它可以这么办,但咱们没有啊。” “X-33和X-37B什么时候可以改装成载人模式,追梦者小航天飞机什么时候可以首飞?” “不知道啊,没有准确消息,并且还一个劲地申请经费。” “该死,这些公司根本就不会体谅联邦的难处!” “要不……我们让老登乘坐载人龙飞船去太空?” “见鬼,老登都八十了,你想让他成为第一个死在太空的大统领吗?” “哎?!也不是不行……” “……” 老美的高层会议,智囊团吵成一片。 没办法,是真没办法,毕竟有办法也就不用吵架了。 而且他们也是实在想不通,明明前几年联邦的航天技术还是遥遥领先的。 尤其是当马一龙搞出可回收火箭之后,那更是冠绝全球。 就算后来老中的路云“抄袭”了可回收火箭,那联邦的航天技术也是“优势在我”。 为什么短短几年时间就变成凶多吉少了呢? 他们不明白。 这些年联邦的特工也没少活动,但是除了给老中的安全部门增加业绩之外就是只得到了一些众所周知的信息。 比如路云在老中航天技术飞跃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至于其他方面的技术飞跃,可能是那些行业也出了大佬,比如“电磁显圣真君”马伟民。 也有可能是路云参与的航天技术飞跃进行了技术外溢,带起了其他行业科技的进步。 就像当年的“星球大战计划”。 “星球大战计划”其实叫“战略防御计划”。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两个超级大国的战略核武器数量和质量都处于均势,走入了军备竞赛的死胡,所以联邦提出了“高边疆”战略。 这项战略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联邦的高技术优势建立空间武器系统,提供对付战略核武器攻击的空间防御手段,以消除老熊日益增长的核威胁。 与此同时,加紧开拓太空工业化领域,以获取宇宙空间的丰富资源。 由于这个计划主要以太空为基地,所以才叫“星球大战计划”。 这个计划在战略防御方面是一个以宇宙空间为主要基地,由全球监视、预警与识别系统、拦截系统以及指挥、控制和通讯系统组成的多层次太空防御计划。 在高技术方面,它是一个包括火箭技术、航天技术、高能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在内组成的高技术群。 其核心内容是以各种手段攻击敌方的外太空的外太空洲际战略导弹和航天器,以防止敌对国家对联邦及其盟国发动的核打击。 整个防御战略差不多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助推期防御阶段。 由于导弹从助推器点火至穿过大气层阶段,它的飞行时间一般持续3~5分钟,并且会释放出大量炽热气体产生强烈的红外线或可见光,很容易被探测到。 因此防御系统必须及时探测到导弹的发射点、导弹类型和控制中心,迅速摧毁导弹的助推器。 这一阶段的防御非常关键,因为发射后的导弹在助推后期会放出若干个分弹头,包括再入飞行器的假目标,这将给以后的防御阶段增加极大的困难。 所以在这个阶段摧毁一枚导弹相当于其后防御阶段摧毁数个弹头和数以百计的诱饵,效费比高。 按这样来计算的话,每颗反导卫星可摧毁100枚以上的导弹,摧毁率可达99%! 第二个阶段就比较难了,这一阶段通常持续6分钟。 这个阶段导弹母舱将放出多个弹头飞向不同的目标,再入飞行器、假目标和其他辅助穿透设备也在此时被释放。 它们沿弹道曲线惯性飞行,穿出大气层飞向目标。 这一防御阶段使用陆基或舰载激光武器摧毁漏网的弹头,理论计算摧毁率也可达90%。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