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在大虞王朝,最不怕王清泉的就是他们锦衣卫。 而在看到文书后面附录中的战利品清单时,郑海瀚眼睛一亮: “没想到白骨宗居然积攒了这么多财富,正好国库空虚,这下总算可以暂缓燃眉之急了!” 白言放下茶杯好奇问道: “国库很缺钱吗?” 郑海瀚合上文书,靠在椅背上重重叹了口气,语气满是无奈: “何止是缺钱啊,现在的国库,简直是空得能跑老鼠了。” “这阵子陛下说要重修望仙殿,还有被青莲教毁坏的珍宝阁也要重建,前段时间北疆又有大批流民闹事造反,需要花钱安抚,北乾边境大军的军饷也要发了。” “现在的国库不能说是缺钱,而是非常缺钱。” “户部尚书天天和陛下哭穷,一个铜板都要掰开两半花,可陛下根本没听进去。” “又要重修望仙殿?!” 白言闻言有些震惊。 重建珍宝阁也就罢了,这钱花就花了,安抚流民和发放军饷也是理所应当的,可这望仙殿有什么好修的? 这些年来望仙殿几乎是三年一大修,一年一小修。 望仙殿内的辉煌程度已经远远超过皇宫正殿了。 那就是顺应帝一个炼丹的地方,除了炼丹正殿他几乎不去别的地方,修得那么富丽堂皇的做什么? 这简直就是劳民伤财啊。 郑海瀚知道白言心中在想什么,无奈叹气: “我也知道陛下此举不妥,指挥使大人也知道,也曾劝诫过,可惜没用。” “炼丹长生是陛下的执念,没有人能劝住他。” “前几日有二十多位大臣联名上书,请求陛下暂缓重修望仙殿,先拨银安抚北疆流民,可谁知此举竟惹得陛下龙颜大怒。” “陛下一怒之下,将为首的几名官员全部斩杀,他们全族的家眷也被流放了。” 说到这里,郑海瀚也是摇头叹气,唏嘘不已。 白言同样摇头叹息,只觉得这等皇帝当真是让人心寒。 那些大臣一心为国为民,最后却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这让其他大臣如何自处? 忠臣良将家破人亡,谄媚迎合却能升官发财。 时间一久,这大虞朝堂上还能剩下几个好官? 不怪民间百姓对顺应帝多有怨言,也不怪各地流民揭竿造反,这一切都是顺应帝自己作的。 狗皇帝如此昏庸无道,残害忠良,他的悲惨下场白言已经可以预见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