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原因荒唐又直接。 只因为袁松曾与其中一名被害孩童的母亲,有过一段所谓的“不正当关系”。 在那个年代的闭塞乡村,这种桃色流言,足以成为压垮一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们说我爸因爱生恨,报复那个女人,所以才对她的孩子下毒……” 袁姗姗的声音哽咽着,充满了无尽的痛苦。 “可我爸不是那样的人!他连杀鸡都不敢看!” 陆诚的视线在发黄的纸页上快速扫过,表情愈发凝重。 这案子,从卷宗上看,确实是个铁案。 根据案卷记载,警方在袁松家的床底下,搜出了还没用完的鼠药。 有不止一个村民作证,案发时间段,看到袁松在案发地附近出现过。 更致命的是,案卷里附有袁松亲笔画押的认罪书。 上面详细供述了自己购买鼠药和奶糖,以及如何将毒糖交给孩子们的全部过程。 物证、人证、口供,三者齐全,形成了一条看似天衣无缝的证据链。 一审,袁松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袁松不服,提起上诉。 但湘州中院二审开庭,最终以“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为由,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十年来,袁松一直在狱中喊冤,袁姗姗的母亲也因此积郁成疾,早早离世。 只留下袁姗姗一个人,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到如今为了生计奔波的外卖员,始终没有放弃为父亲申冤。 “陆律师,证据链这么完整,还能翻案吗?” 夏晚晴听完,也觉得心头发堵,她看着陆诚,漂亮的桃花眼里满是担忧。 她虽然感性上同情这对父女,但也知道,要推翻这样一桩二十年前的铁案,难度堪比登天。 陆诚没有回答,他的手指快速地翻动着案卷。 从口供到证人证言,从现场勘查笔录到物证照片…… 每一页,都像是一块巨石,将袁松压得永世不得翻身。 就连陆诚,起初也觉得这案子希望渺茫。 时间太久了,人证的记忆会变得模糊,物证也可能早已灭失。 除非……能找到当年司法程序上的致命瑕疵。 他的目光在案卷上飞速移动,犹如一台最高精度的扫描仪。 突然,他的手指停住了。 整个人的动作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 夏晚晴和袁姗姗都紧张地看着他,连呼吸都放轻了。 陆诚的目光,凝固在两份并列放在一起的复印文件上。 那两份文件,一份是【渌水县公安局法医室尸体检验鉴定报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