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陛下执政十一年以来,殚精竭虑,倾力治国,忧国忧民,乃是难得一见的千古圣君。” “距离蝗灾发生还有十几天的时间,正所谓万事万物皆有定数,凡事不可强求,陛下有忧国忧民之心即可,抱自责内疚之意则不必!” 这番话不仅缓和了殿内紧张的气氛,还让皇帝老儿的内心得到了一丝慰藉。 就连一旁的李乾承和姚天正都对孙坚产生了一丝赞叹。 这小子还真是会说话啊。 三言两句间,不仅替圣上解了围,还变相的夸赞了乾武皇帝的功德。 乾武皇帝听闻孙坚所言,紧皱的眉头得到了一丝松懈。 他轻叹一口气,“即使非朕之过错,可天灾连年不断致使国库空虚,再加上四处战火,大乾上下早已经不堪负重,现又逢如此规模的蝗灾……唉!到底应如何应对啊!” 李乾承拱了拱手,一脸严肃道:“父皇,纵观史记,历朝历代也都曾出现过蝗灾,治理蝗灾的手段无非以下几种,焚卵,捕蝗,撒药。” “儿臣认为,眼下当务之急有三。” “第一,快速查出虫卵的遍布规模,预测蝗灾的具体情况,详做应对之策。” “第二,封锁蝗灾的消息,各司府衙提前备好储粮,应对各郡县的赈灾。” “第三,储存好灾后的粮种,以便于后期播种。” 对于李乾承的三策,姚天正颇觉满意。 他拱了拱手对乾武皇帝道:“太子殿下忧国忧民,所献之策也言之有理,老臣附议。” 乾武皇帝此刻陷入了沉思。 孙坚大概能猜到皇帝老头的心思,他心里明白。 太子李乾承的三策虽好,但却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只能说是被动的应对而已,不亚于亡羊补牢。 现如今大乾举国上下粮食紧缺,就连前线战场都面临断粮风险,而是先前的灾民都没有赈济完,蝗灾一来从哪能调出新的粮食来赈灾? 说到后期的粮种那就更不用提,没来蝗灾前,百姓饿的都开始吃尸体,吃孩子,甚至吃树皮草根,吃观音土! 先不说新的粮种从哪来,就算是有粮种,这种情况下发下去也没用。 一时间,殿内又一次变得寂静无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