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孔子很失望!根据客栈掌柜讲,在丘城镇上面,好像没有人认识父亲。不过!说起父亲的名字,掌柜倒是知道。 只知其名,不识其人。 那么?父亲的那些世交呢?他们的后代都居住在哪里? 客栈作为服务场所,接待四海宾客,听闻比常人自然要多。客栈掌柜都不知道,应该是少有人知道了。 “不过不要灰心!丘城镇的面积很大,也许你父亲的世交,都在乡下呢?这年头!为了躲避服兵役,大多数人都离开城镇,居住到乡下山沟里了。” 丘城镇属于皇家血脉的封地,比一般城镇要大一些。所以!乡下的面积是很大的。再则!孔父与孔子的年龄差距太大,孔父的世交,应该大多数人都不在人世了。所以!真正与孔父有交结的人,并没有多少。 说白了!孔子的年龄,与孔父世交的孙子辈差不多,甚至还小些。与孔子同一个辈份的人,大多都是中年以上的人了。在这个乱世中,在那个人均寿命很短的春秋时期,能够活到中年的人,都是幸运者。 孔子是盲目过来的,他并不知道孔父有哪些世交?这些世交都居住在哪里?他只是凭着感觉,来孔父生活过的故乡,碰碰运气。 结果!就这么地让他失望。 他并非一定要过来履行婚约的。因为!关于婚约的事,只是听说,可对方有没有孙女儿,还不知道。要是对方的后代中没有孙女儿,这个婚约就自动失效。 “要不?明天写个寻祖的牌子,挂在客栈门口,让你父亲的世交过来相认?或者?让知道你父亲的人过来联系,提供有用信息?”掌柜提议道。 孔子点了点头,说道:“甚好!也只能如此了!既然来了,就不能空手而归。” “好!”掌柜叫道。“喝酒!” “喝酒!” 当晚!掌柜拿来一块灰色麻布,拿来黑墨和笔。 孔子思索片刻,就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孔丘寻亲。孔父叔梁纥生于宋国丘城…… 只写寻亲、寻祖,盼见故人,没有写是来履行婚约的。 “你写的不对!你是来!来!来!……”河莲见了,当场不满意起来。见子念拉了她的衣角一下,她才没有说出来。 “怎么不对?”掌柜问道。 见河莲神色不对,似乎看出什么来了?问道:“舅丘是否还有事隐瞒?这位姑娘为何欲言又止?” “这?”孔丘朝着河莲看了一眼,摇了一下头,示意河莲不要说。 “不会?”掌柜迟疑道:“不只是寻祖这么简单吧?不会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