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既然父母愿意送儿子来上学,一般都是有那个能力的。不说养先生一个月了,就是养半年、一年,也不成问题。不就养一个人,一张嘴而已。 具体收费多少?孔子还没有决定。因为!他也拿不准!要是收费高了,招不到生源,怎么办?要是收费低了,他这个先生白忙活了还不算,他还要养家啊? 你想普及教育,是个不错地想法,可谁来养活你呢? 所以!你必须收费! 哪里有办私学不收费的呢? 手艺人、工匠带个学徒,还要免费给师父做几年。师父要是觉得亏了,教了一个抢自己饭碗的人出来了,他还不让你出师,不让你单干。 正是因为怕徒弟抢了师父的饭碗,一般手艺人、工匠都是家传,不传外人的。要是传外人,就得签定“终身协议”或者是什么协议。你得一生跟随师父,免费给师父打工。等到师父死后,你才可以另立门户,等等规定。 当然!跟随师父干一辈子,师父一般都是给你开工资的,让你能养家糊口,或者是略有积余。 孔子办私学普及教育,还有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勤工俭学。对于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或者是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可以考虑让他们“勤工俭学”。 比如说,跟他以前一样,干干儒生,给别人办理丧事吹吹喇叭之类的事,也是可以挣一些钱的。 当然!远远不止这一项事业。 比如说!给别人打短工之类的,或者是手工制作之类的事。反正!能挣钱就行! 实在不行,帮人做苦力还不行?比如说!农忙的时候去帮人做农活。或者!承接一些手工艺活,让学生晚上干。既可以学一门手工艺,又可以挣钱交学费,甚至是养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