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方基石去看了房子,非常地满意。第二天,还带孔子去看了一下,孔子也很满意。房子内的大仓库,正好可以办学堂。 在乡下老家的时候,孔子的学堂是办在自家的院子的。学生写字都在地上写,用树枝写,写完了再用脚掌一抹,又可以重新写。 而到曲阜城来办学了,招收的应该都是“大学生”。这些学生一般都识字,也都会写字,不用他再教。教这些“大学生”,不再用树枝在地面上写了,而是用笔墨和竹简。字要写在竹简上,或者刻录在竹简上再用墨描写。 “大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同,更适合在室内教学,安静教学。或者!开放式教学,带学生们去野外,进行相关训练。 “一百斤生铜?”孔子听说要一百斤生铜,当场又却步了。 他一个小官吏,薪水是不多的,根本拿不出来。家里开的私学,学费刚刚持平,交学费的人刚刚补贴了那些没有交学费的人,根本没有积余。 “呵呵!”方基石笑道:“这个不成问题!成交!买了!” 按照鲁国当时的律法办理了产权过户手续,一百斤生铜,自然是鲁昭公出的,从方基石放在他那里的礼金中取出。房子的主人变成了方基石,而以后这处房子,却变成了孔子的家。 后来的方基石,一直住在乡下。他的两个妾室,都不愿意再回到曲阜城居住,更不愿意回到鲁宫中生活。 而孔子则相反!全家搬进曲阜城。乡下的家,成为他的一个教学点。郊游的时候,练习射箭的时候,他才带着学生到乡下老家来。 后来的孔子,自从搬到曲阜城来办学的孔子,就不再招收幼儿了,只收小学生和识字的大学生。方基石的两个妾室,一直住在乡下,继续办幼儿园。当然!她们只招收本村的幼儿,不招收外地的。 教育从娃娃抓起,幼儿教育也很重要。 两个妾室继续办幼儿园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不愿意再回曲阜城居住,不愿意回到鲁宫中居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