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第486章 孔子早期的学生-《直播之春秋苦旅》


    第(2/3)页

    所以!他不鼓励学生出仕。

    不出仕不去做官,就只能默默无闻。

    所以!早期的学生大多不出名。

    后来的孔子,思想上成熟了,认为:要想改变世界、拯救世界,就必须从政。

    从政有很多好处,一!可以解决生活的难题。当官了,有了一份俸禄,生活无忧。这是主要原因。

    二!当官了!就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人微权轻,就那么回事。你的学术思想再好,没有人知道,你一样传播不出去。

    有人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其实!还是因为酒香飘出去了。要不是酒香飘出去了,谁会知道小巷里面有好酒呢?

    道理是一样地!你有才学没有人知道,有才学跟没有才学是没有区别的。

    孔子急于把自己的学术思想传播出去,才鼓励学生学而优则仕的。他自己也一样,周游列国,到处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尽管没有多少人愿意接受,可别人接受不接受是另外一回事,传播出去才是主要的。

    别人不接受并不代表所有人不接受。自己的学生接受了,以及与自己接触的人接受了,就证明可行。执政者不接受、某些思想者不接受,并不代表这个国家、天下所有人都不接受。

    孔子思想上的前后反差,也是早期学生不出名的原因。

    私学,就这么办起来了,没有什么意外发生。此时的孔子,是兼职办学。他的主职,还是在鲁国做官,一个普通的小官。

    做官不仅是身份的象征,也有一份稳定地收入。只有有一个官职,你才是士级身份。在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你没有身份就跟现代人没有钱一样,是得不到别人认可的。

    办私学方面,他还是老办法,教聪明的学生,再让聪明的学生教落后的学生。教先来的学生,再让先来的学生教后来的学生。他的教学时间,是没有一定地。因为!办私学只是业余时间,主职还是做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