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七月的下旬,三伏天的威力全面释放出来。 在这样的天气里,吃酒坐席,实在不是什么愉快的体验。 但在缺吃少穿的年代里,体验愉不愉快,并不重要。 能不能填饱肚子,吃一顿好的,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一大早,窑厂的鼓乐班子就吹吹打打起来。 里里外外地搭了不少的凉棚,就这还不够用的。 村里有头有脸的,都接到了给信,纷纷过来吊唁坐席。 灵堂那边不时传来支客的唱喏。 抑扬顿挫的声音,宣告着村里那些有头有脸人物的到来。 乔支书祭拜过后,慰问了家属秦秀茹和俩孩子之后,跟先行抵达的村长老葛头和李会计凑活到一起。 三人凑头点上烟后,乔支书吐出第一口烟圈道:“周胖子走得也算风光的了。” 老葛头点点头,说话时伴随着烟雾从口鼻中喷出道:“秦秀茹算对得起他了。” 轮到李会计时,他却说了句出其不意的话:“这么些年,周胖子没少挣吧?他媳妇带着他留下的钱和俩孩子,找人改嫁,应该不难吧?” 乔支书没有直接否定,只说了一句道:“恐怕也不容易。” 李会计却坚持道:“秦秀茹还是有点本钱的,虽然给周胖子生了俩孩子,可年纪并不大。只要她愿意再生个娃,改嫁又有何难?” 然而,灵堂里披麻戴孝的秦秀茹,却并不在意,死去的丈夫风不风光。 自打上次被吴巍拒绝后,秦秀茹不仅没有气恼。 反而打心眼里,高看了对方几眼。 越是得不到的,越是珍惜。 秦秀茹心里琢磨,只要吴巍能答应,一切都好说。 哪怕真添个一儿半女的,也行! 只是这些话,得等见到吴巍,才有机会说。 可惜窑厂这边吹吹打打,直到十点来钟,头排席面都要开始了,吴巍还没出现。 正当她想找潘矮子问问时,吴秀春带着吴曦春过来磕头了。 白事与红事不同。 家中有男人的,一般都是男人参加,以示对逝者的尊重。 而吴巍宁愿被人戳脊梁骨,也不愿出面。 秦秀茹知道,今天指定是说不成了。 与此同时。 吴巍来到城西一户姓池的家中。 这个主家,是一大早在北关大桥头碰上的。 毕竟揽工这种事,有手艺就不难。一回生,二回熟的。 实地看了一下工程量,不大,一面长五米,高三米的十八墙而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