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吴家篱笆院。 相比于上午的媒婆扎堆,下午来的乡亲目的可就多了。 除了个别个没赶上趟、远道而来的媒婆。 大多数都是来找吴巍求职来了。 手里头还带着各种各样的礼。 如此一来,吴秀春这压力顿时就大了。 农村就是这样,凡事不涉及人情往来还好。 一旦涉及人情往来,那都得慎重,弄清楚,含糊不得。 即便这些人之中,有些脸生的面孔,跟吴家谈不上什么人情往来的。 可人家提着礼来的,应不应允的,总得有个交待。 收了,就要办。 办不成,就得把礼退了。 如此一来,秀春把礼和人对应记录清楚,就显得很重要。 得亏这些日子,假领子的生意,让秀春得到了不少的锻炼。 起码面对这十里八乡的,或生或熟的面孔。 咱得能张口说话招呼,让人进门。 进而问话套话,问清原委。 然后适当推拉,能推就推。 实在推脱不过的,再用铅笔头,落于纸面,记录清楚。 留待二哥吴巍回来,再做决断。 饶是如此,吴秀春依旧觉着脑子要撑爆了。 一天里来那么多人,说亲的说亲,说事的说事。 简直比卖假领子,招呼客人,还要累。 累就不说了,还把她做假领子这摊事彻底耽误了,只能今晚熬夜干。 不然明儿就得放空,没法赶集了。 这一忙,就到了下傍晚。 直到吴巍带着杨巧巧回到桃园村,篱笆院的人群还没散去。 远远地,吴巍还搁在村道上,就见自家篱笆院里,人头攒动。 心下一突,正要加速回去看看。 忽又想到,大黄似乎没叫。 应该没什么事儿,秀春应付的过来。 如此到了自家的路口,吴巍正准备拐下村道,忽然见着不远处那道身影,有点子熟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