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以前是魏刚给他兜底,现在换了一下,是张浩南给秃头老汉兜底,主打的就是沙城土狗不当人。 “哎,那这个机场要是弄起来,物流规模不会小吧?” 正在喝汤的徐振涛,突然有点好奇。 “鹿城的电子厂朝后都会往这里走,有配套‘机场快速路’的,鹿城提前布置了‘三环路’,算是‘环城高架’。往北直接接通金仓的港口,往西北就是虞山的‘机场快速路’,一直通到澄江,横跨整个沙城。” 张浩南给徐振涛透了底。 放以前,徐振涛肯定震惊不已,现在也算是吃过见过,手头也捏着一堆大项目,自然想法不一样。 “那不等于说是一条高速公路啊。” “其实就是高速公路,但你报高速公路,批不下来的,已经有一条了,还能让你大兴土木啊。是五六个县级市串联沟通,跟省里也有交换的。鹿城大概会多交几个点到省里,所以建康方面也愿意推动,这个钞票要不要返还,由省里调剂。建康落地液晶面板厂,基础建设上面实在是没有多余的资金,要再加,就只能是省里出面……” 魏刚这么一讲,徐振涛豁然开朗。 同时徐主任也越加明白为什么寻常二代空降过来做官,很难讨得到便宜,毕竟一个不小心,可能就是跨市架空。 这下他也想通了为什么那么多人跑去两浙省刷基层履历,各地的官场行情,果然是大有不同。 “那这个航空物流规模,起码也是个副中心规模吧?” “差不多吧,电子厂足够养活。基本上算是鹿城和虞山最落实惠,我们沙城捡不到什么便宜,澄江也差不多。” “澄江市政府还有老板愿意?” “为啥不愿意?现在没有实惠,又不代表五年八年以后也还是没有。”张浩南夹了一块莴笋炒木耳中的莴笋,吃下去之后,才说道,“澄江边上两个镇,高档面料自研和代工,已经做起来了。现在可能是不成规模,但最多三年,欧洲客户肯定从澄江采购。再说澄江几个老板都弄了博士后流动站,特种面料代工也是稳的。一趟飞机有个两三吨,利润就出来了。一般纺织品起码十几个集装箱,不是一个级别。” 张浩南接着道,“还有像贵金属加工、电气配件、太阳能材料……空运费用都是小意思的。” 一般来说,只要有一个品类的货对时效性要求高,那基本上就是空运,而且一定是高附加值,利润绝对的丰厚。 这方面来说,沙城纯粹不入流,远不如澄江和鹿城,也不如虞山。 不过“沙食集团”和“大桥食品”,也有“龙盾安保”的业务,如果是来自喀布尔的订单,那也是高附加值,空运也是大赚特赚。 徐振涛并不知道阿美利加的大兵要蹂躏吐火罗二十年,所以没有多想。 二十年…… 二十年他徐主任也要退休了,还折腾个毛。 徐振涛现在不是不敢大胆的想,而是根本想不到。 别说他了,连现在的阿美利加大统领“小树丛”都没有想到。 当然爽肯定是有人爽到了。 老中青三个正聊着呢,就见有个助理小跑过来,到了张浩南跟前说道:“老板,有军车过来,刚进村口。” “噢,应该就是总院还有空军的人。” 魏刚将手里的开心果一扔,然后看向张浩南,“一道过去?” “那就过去吧。” 说着抓紧喝了一碗汤,然后摸了摸张瑾的脑袋,“想吃什么好吃的,就自己慢慢吃。” “好~~” 张瑾点点头,倒也不缠着老父亲要一起,两条腿在椅子上摇来晃去,正在享受着新鲜竹笋的滋味。 徐振涛也抓紧喝了两口汤,然后抽了张纸擦嘴,一边擦一边走,秘书拿着外套小跑过来递给他,他接过衣服就摆摆手:“不用跟着,你吃你的,随意一点。” 对他们的离开,热闹的大食堂并没有人打听,只是依旧隔着老远打个招呼,等他们走远了,才各种议论蔓延。 都知道有空军的人过来,所以都很激动,虽然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激动,就是本能地让乡下人觉得与有荣焉。 反正肯定是很光荣的事情。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