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法兰克福接待张浩南一行的是巴蒂斯安·赫伯特,是个电机控制系统的专家,当然为什么会是这么一个人过来,这就要提到巴蒂斯安有个远房亲戚叫冯·布劳恩。 而这个冯·布劳恩,就是那個冯·布劳恩。 同时张浩南跟航天大院的关系,也有利于双方接触,毕竟全世界玩火箭的专家,其实都沾亲带故。 这是全球最小众的一个关系网,比核物理还要小众。 巴蒂斯安·赫伯特是个秃子,不过留着非常浓厚的八字胡,目光很锐利,有点俾斯麦的感觉,只是身材更圆润一些,他应该是不喜欢打领带,外套很随意地敞怀,里面有一条羊毛马甲。 马甲修了边,看得出来是家里人给他织的,大概率是他的妻子。 “你们的铁路部门更主动一些,比你要主动多了,西格尔先生。” “噢?没想到在法兰克福也有人知道‘西格尔’。” “巴普洛夫博彩公司每次派分红的时候,都会说一句‘感谢伟大的西格尔’,我的儿子在南欧做一个分公司主管。” “希望愉快。” “还不错。” 两人都用盎格鲁语沟通,倒也不需要翻译。 此时张浩南也没想到,阿列克谢这小子,居然连赫伯特家族的人都能拉拢进来。 巴普洛夫博彩公司中的“巴普洛夫”,其实就是“帕夫洛夫”,只不过阿列克谢稍微异化了一些写法,如果在斯拉夫地区,则是没有区别的。 “西格尔先生。” 巴蒂斯安·赫伯特想了想措辞,然后才问道,“关于‘施瓦茨’的建议……您考虑得如何?” “这种合作,我想我是不能现在就给出承诺的。毕竟现在愿意跟我加强国际合作的公司,哪怕是在东亚,都有很多家财团。更何况,拜耳在中国的商业经验更丰富,也有兴趣扩大在中国的农药生产线……” 很直接,但其实也避重就轻,巴蒂斯安·赫伯特毕竟不是专业商人,他是电机控制系统的专家,不是销售员。 所以他摸了摸自己的胡须,然后道:“如果是拜耳的话,那我们或许合作不了,要是布勒就好了。” “布勒正在考察新的分厂厂址,如果谈判成功的话,赫伯特先生完全可以前往中国做研究。” “您在电机方面也有投资吗?” “不算太多,投了一点儿。不过建康理工、建康航空航天以及建康工业的联合实验室,是我名下一家企业投资的。设备很先进,研究人员的能力也都很强。” “建康理工……” 巴蒂斯安·赫伯特又摸了摸胡须,沉吟了一会儿。 他曾在“帕德博恩”任教,现在是政府的电机发展顾问,从收入上来说,还是相当可观的。 但是研究上就有点受挫,这几年整个德意志都在趋向保守,传统技术的科研投入明显减少,而“专利流氓”则是在增加。 这不是个好现象,当然巴蒂斯安·赫伯特并没有什么焦虑,他既不是“白左”也不是“极右”,一切都是从自身需求出发。 倘若对赫伯特家族还能略有好处,那就更好了。 虽然现在明面上已经没了贵族、封地,但是巴蒂斯安·赫伯特引以为傲的,还是祖上在霍亨索伦家族统治时期有个男爵。 因此如果能恢复男爵领时期的家族财富,那肯定是最好的。 跟张浩南聊了几句,他就知道张浩南肯定手中有项目,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不假,但同样的,这是一个大国。 而大国的科研经费,会非常非常的丰厚…… 对“西格尔”的了解,赫伯特家族只是因为有人在“巴普洛夫博彩公司”中赞美伟大的“财富之神”,所以知道“西格尔”有着非常庞大的财富。 同时,“西格尔”也能给人带来财富,就像“财富之神”做的那样。 所以此时的巴蒂斯安·赫伯特,脑补的情况是张浩南属于某个老牌权力家族,然后能够利用庞大的政府资金。 资助研究这事儿,中国的历史记录还是不错的,甚至玩大炮都能玩出想象力来,很多国际上的怪咖科学家,他们的奇思妙想和古怪想法,通常都是从三个国家获得非常特殊的渠道资金。 在毛子崩溃之前,就已经是这种情况。 只不过财力有限,没办法无限度供应,所以早期还是流窜向莫兹格的更多一些。 “恕我冒昧,不知道我能否知道,您在建康理工的电机项目,是什么方向上的应用呢?” “汽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