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舞弊案-《神医四岁半,全皇朝大佬团宠我》


    第(2/3)页

    “这是咱们家唯一特别的事情了。”

    “也许。”

    骆博实沉思:“春闱、春闱……难道今年春闱会发生什么,陛下早有预料,希望咱们儿子暗中打探,这才让公主来提醒咱们家?”

    他眼前一亮,“这是立功的机会啊!”

    每三年出一百多名进士,加上荫补子弟,其实大承的官员很多,可好的职位就那些。

    人人都想去好部门,他们儿子也许能中个二甲,可未必能分到六部,就算是外放,也未必外放到人口多较为繁华的县城。

    可要是立了功,那就不一样了。

    就算不能留在京城,去个上县当县令总没问题。

    “只是每年考中的多数是世家子弟,还能发生什么?”骆夫人出自小世家,骆博实却是寒门出身。因着娘家人曾经针对骆博实,不让他晋升,还美名为她好,骆夫人已经很少和娘家人来往。

    她是出嫁女,就算她认为自己还是爹娘的女儿,可娘家人未必这么认为。父兄叔伯堂兄堂弟们各个恨不得将他夫君从高位上拽下去,好自己上位。她是该相信已经是左侍郎的夫君,还是相信娘家人,帮助他们得好处?真帮了娘家人,她夫君还有活路?她儿女还有前程?她不是傻子,知晓如何选。

    出身让她看得透如今科举是高门世家竞争的舞台。每年一百多名进士,寒门农家子能有十名,那就是奇迹了。

    她实在想不出,这样的考试还能发生什么意外。

    骆博实想得深一些,大胆的往舞弊的方向想了想。

    就算科举成了高门世家的舞台,可为了各自的利益,大家还是公平竞争的。如果有个世家有小动作,最先发作的未必是帝王,而是别的世家。

    夫妻俩聊了许久,次日清晨就嘱咐了儿子骆鸿煦。

    自家人说得直白,骆鸿煦听懂了,也有些激动,“儿子会好好打探,不辜负爹娘,也不辜负陛下的!”

    晏吱吱根本不知骆家人有这样的猜测。

    她和小毛驴会来骆家,仅仅是因他们家的蜜饯果子做的额外好吃。

    之前侍读骆鸿光偷偷带给太子一些,太子送给他们。

    可惜后来他们太忙,百官们又总盯着太子和这个储君,骆鸿光没胆量再带蜜饯,晏吱吱只能自食其力。

    而自从上次成功后,每次骆鸿光进宫陪读,到了傍晚要回家时,身后总能多条小尾巴。

    公主都上门了,不招待就不好了。

    招待就是各色热饮茶点和府中特色蜜饯果子,林林总总摆了一大桌子。

    晏吱吱笑得见牙不见眼,殊不知在骆家人看来,这是帝王不太满意他们的调查进展,天天让晏吱吱过来催呢。

    至于小公主为何不开口催,那当然是因这件事大家心知肚明就好,不能放在明面上。

    美丽的误会就此产生,可偏偏没人察觉到不对。

    晏啸风以为女儿出宫有要紧事,骆家以为帝王不满意,每次都用心招待晏吱吱和小毛驴,晏吱吱和小毛驴得了好处,恨不得天天来。要不是怕被发现,他们还要吃不完打包带走。

    在这场美丽的误会里,汇聚在京城的考生们迎来了会试。

    会试结束后,考生们还得在京城逗留一段时间,等着成绩出来。

    而考官们则是在封闭场所阅卷。

    杨府。

    杨检亲自见了方文星。

    方文星压下激动,流畅的背出自己的答卷。

    杨检十分满意,“会元,足矣。”

    杨检自己便是状元,昔日的状元,如今的副相这么说,本就对自己才华有信心的方文星彻底放心了。

    他是江东才子的代表,又是杨家的姻亲,会试考完后,无数人想邀请他。志得意满的方文星随意选了几个诗会,吃吃喝喝,言语间流露出的傲气俨然将自己当做会元,不,是状元。

    可诗会上,不仅有他们这些江东才子,淮左、江北、河东的才子也在,且都是以世家子弟为首。

    王家就出自淮左,也有一个副相,其他也有在朝的高官,就有人很看不惯方文星的做派。

    考官们还在阅卷,很快选中各自看好的试卷准备排名。

    虽说是糊名,可这些考官对试卷的来历都有数。

    比如此刻,在几名考官争执要将谁放在这首位时,主考官接过来一看,毫不犹豫选中其中一人,放在首位。

    就在要贴榜的前一晚,骆博实带着儿子骆鸿煦进宫。

    骆鸿煦第一次进宫,战战兢兢,但想到自己的前途,还是鼓起勇气说了近来的发现。

    晏啸风原本被女儿哄得神情温和,听完骆鸿煦的话,微微沉着脸,“骆卿以为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