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宁希不知贺时彦在想什么,反正她出去之后就到厨房炖鸡汤。 鸡是沈夫人农庄养的,得知她家有人在科考,便送了几只过来。 焯过水之后,鸡块下锅炖,又将浮出来的油全部撇去,贺时彦还在病中,想来吃不得油腻的。 只放了一些香菇红枣,汤色瞧着鲜亮,闻起来有一股清甜味。 沸腾之后小火慢炖着,等到了晚饭时恰恰好可以上桌。 贺时彦坐在宁希对面,很自然地给两人盛了一碗汤。 鸡汤下肚,感觉暖烘烘的,仿佛将号房的疲倦一扫而空。 …… 适逢乡试之年,今年中秋佳节,省城格外热闹。 宁希换了一身精致的襦裙与贺时彦出门,这几天精心修养,他的病已全好了。 中秋不宵禁,酒楼周舫灯火通明,城内外一派热闹景象。 宁希走在街上,看到不少士子朝着一个方向涌去,她问了一声,方才知道中秋盛宴楚楼选花魁。 这个年代,名妓可以成全才子佳话,所以刚考完乡试的学子都喜欢去逛青楼参加这花魁大会。 宁希看着脚步匆匆的年轻士子,她用手肘撞了撞贺时彦,“你想不想去?” 贺时彦摇了摇头,他是发自内心的不感兴趣,“陪你去放河灯。” 宁希其实想去看看,但是到处都是挤来挤去的男人便放弃了,还不如和一身清爽的贺时彦去看花灯吃些美食呢。 一路上,贺时彦给她讲这个时代的中秋习俗。 每到中秋佳节,都有很多人到河边放河灯,然后虔诚许愿人的愿望便会实现。 宁希站在卖花灯的摊子前,侧身抬头问,“你相信么?” 贺时彦摇头轻笑,却认真地挑选起了花灯。 摊主乐呵呵地开口,“公子的眼光真好,这一盏灯上面画的是嫦娥仙子,正好配您身边的姑娘了。” 贺时彦看向宁希。 宁希拿起一盏普通的莲花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贺大哥,这盏莲花灯就很不错。” 贺时彦拿出钱结账,“那我们买两盏吧。” 宁希提着明亮的河灯到桥下,河面上已经飘着不少花灯了,看起来赏心悦目。 她蹲下身来,有些懊恼,“不会沉了吧?我不会放诶” “我来,你只需许愿便好。”贺时彦在她旁边,嗓音格外好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