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财政预算-《大明1624》


    第(3/3)页

    众位大臣不知道朱由校突然抛出这个问题是为了什么,但他们都意识到皇上肯定又要玩什么花样了。这段时间朱由校实行了许多的新政,虽然这些新政都只是在小范围内执行,但是影响却是巨大的。

    “国库空虚,入不敷出,究其原因有很多,例如用钱没有规划,收税混乱,每年地方收了多少税根本就没一个很清晰的数据,地方上说收了多少就是多少,导致现在一年的国库收入甚至还不如洪武和永乐年间。难道我大明变小了,还是人口减少呢?诸位想过这个问题吗?”朱由校见众人都不说话,他又接着说道。

    果然又是要推新政,在场所有人的脑中立刻就涌现出了这个念头。

    “陛下,现在新政已经接连地推行了好几项了,具体的成果尚且不知,如果再推行新政,恐怕会适得其反。”李宗延站出来说道。

    “李阁老所言朕也考虑过,但增加国库收入已经是势在必行,现在每年国库收入不说赈灾,就连军饷都发不出来了,如果真的发生大规模兵变,恐怕到时悔之晚矣。”朱由校说道。

    “不知陛下准备如何处置?”魏广微问道。

    “朕决定从顺天府开始试点,试点的内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顺天府各级官府必须做好财政预算,何谓财政预算,简单地来说就是各级官府在今年年底之前决定明年需要用多少钱。有了这个预算,就能最大程度避免浪费,让所有人都能明白明年有多少钱做什么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次就从这个‘预’开始。”

    “陛下,从古到今就从来无人做过这样的事情,更无人知道如何预算明年哪里需要用钱,该用多少?这叫臣这边该如何预算?”沈演急着说道。

    “其实很简单,朕举个简单的例子,加入宛平县有十名衙役,每年的俸禄是一两银元,如果这年没有闰月的话,那一年每人就是十二两银元,十人就是一百二十两银元。那明年如果衙役不需要再增加人,不需要提高俸禄的话,那明年应该也是一百二十两。如果需要有衙役出公差,这笔费用也可以预算在内,但要以今年费用做比较。”朱由校简单说了一下。现在不可能用后世的标准去要求,只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要求。

    “臣明白了,但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应该如何处理?”沈演问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