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刘宗周-《大明1624》
第(2/3)页
大明和缅木大军的一触即发,双方派出的斥候数量明显都在增加,双方的斥候经常能不期而遇,小规模的冲突不断,双方在斥候战上也是各有胜负,大明这边这段时间伤亡的数量比进入缅甸一个月的时间还多。
整个龙腾军都意识到大战一触即发,军营里的气氛也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而在木邦的决战即将打响的时候,现年四十六岁的刘宗周赶到了京师,他此时的学术思想已经成熟,名声远扬。
朱由校特意设宴款待了这位号称明朝最后一位儒学大师的刘宗周。其实最让朱由校佩服刘宗周的是,他在明亡之后,他要以自己的行动,成就自己的人格,为衰世作一表率,最后绝食而忘。
这是朱由校当皇帝以后第二次征召刘宗周,刘宗周第一次因上疏得罪了魏忠贤和朱由校,被罢官了。这还没到一年,再次被朱由校征召,刘宗周依然还是赶来了。
“念台先生,前次魏逆当政得罪了先生,还望先生见谅。”朱由校客气地说道。当然朱由校肯定是不会背锅的,他将所有的错都推给了魏忠贤这个死人了。
“陛下何罪之有?陛下只是受奸人蒙蔽,现陛下及时醒悟,励精图治,乃大明之福,乃百姓之福。”刘宗周对于朱由校的道歉,虽然心里受得非常舒服,但他肯定不能说“皇上的道歉我接受”这样的话,很顺其自然地替皇上解脱。
“此次朕招你前来,是准备让你出任国子监的祭酒。”朱由校开门见山地说道。
“国子监祭酒?”刘宗周对这个任命非常地不解。他离开京师的时候已经时任通政司右通政。
“对,朕非常认同念台先生所言的‘世道之衰也,士大夫不知礼义为何物,往往知进而不知退。及其变也,或以退为进。至于以退为进,而下之藏身愈巧,上之持世愈无权,举天下贸贸然奔走于声利之场’,而国子监正是一切败坏的根源,国子监学风败坏,才导致士风日下,贪污成风,要改变,必须从国子监开始。”朱由校咬牙切齿地说道。
“陛下所言极是,陛下如果让臣担任国子监祭酒,臣希望第一要废除例监的制度。”刘宗周说道。
“朕允了。”朱由校回答道。
“臣担任国子监祭酒之后会恢复祖制,严格推行永乐年间的国子监制度。”刘宗周接着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