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种集体国葬的仪式,在这个时代还没有,礼部原本是想借鉴其他的仪式的,但被朱由校否决了。朱由校准备借鉴后世的仪式,他希望仪式简单,庄严,肃穆。 到场的文武百官并不多,内阁也只有韩爌和魏广微来了。这时候武官的地位本身就低,何况战死的将士身份更低,朱由校要举办这样的仪式遭到了朝廷百官的抵制,为了这个事情,朱由校收到了无数的奏章,甚至刘宗周带头跪在宫门前死谏。 朱由校这次最后还是一意孤行,但对于文武百官,朱由校也没有强求必须参加。仪式的主持人也换成了熊廷弼。 而围观的百姓却是有许多,这次朱由校并没有禁止百姓围观。朱由校在轩辕园边上搭建了一个巨大的法事场所,由道士和僧人在这边已经做了七天的法事了。 今天时辰一到,首先进场的是手持五爪金龙旗帜七七四十九名骑兵,随后进场的才是一口口的棺材,每口棺材上覆盖着五爪金龙旗。虽然棺材里放的都是骨灰坛以及每个人的遗物,但每口棺材依然是由八个人抬进来的,一共是一千一百四十八口棺材。 当棺材抬进来的时候,顿时响起了轻微的哭声,悲恸之声不绝于耳。朱由校也被这样的气氛感染了,但他知道自己绝不能心软,否则这千疮百孔的大明一定会轰然倒下。而在大明倒下的时候,死去的人肯定会比现在要多得多。为了自己能活下去,为了不让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惨案重现,他只有心如铁石。 待棺材依次摆好之后,就轮到了朱由校在葬礼上致词了。 “朕今天跟你们所有的人一样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因为这里躺着的每一个都是帝国的子民,都是帝国的英雄,正是他们付出了血和生命的代价,才让木邦重新回到了帝国。在木邦的土地上,他们留下自己的血和生命,他们注定永垂不朽!” 朱由校轻轻拭去眼角的眼泪接着说道:“在所有人看来,朕亲自来参加他们的葬礼,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是一种荣耀。但朕不这么认为,他们已经用自己的血和生命证明了属于他们的荣耀,这种用血和生命换来荣耀,绝不允许任何人玷污,也绝不会因为任何人的话语而有所改变。正因为他们的勇敢和付出生命的行动,才会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帝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沾染了英雄的鲜血。” “在帝国这片土地上,我们世世代代地生活了几千年,现在这片土地能传承到了我们手里,是经历无数先辈的努力,他们付出了鲜血和生命,就如同躺在我们面前的这一千一百四十八名将士一样,现在依然还有很多人觊觎帝国的领土,例如建虏。我们需要更多的英雄来守卫这片光荣的土地,这片浸染了鲜血的祖辈留给我们的土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