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正品与赝品-《大明1624》


    第(2/3)页

    凤求凰衣服店的衣服的确有足够噱头,皇上设计的,妃嫔们穿的,这点算是最大噱头,在加上小小的客套,当天整个衣服店衣服就被销售一空。

    刚开始众人挑选衣服的时候,还看看是否合身,可眼看着衣服都要卖完了,她们也不管能不能穿,合不合身,都是先买了再说,如果实在是穿不了还可以送人。

    大明虽然对衣服用料颜色都有规制,但到明末,很多规制都已经名存实亡了,例如大明的法令曾经规定商贾不能穿纹绣的衣服,到了朱由校的时候,商贾无人不穿。在宫内,內官就不说了,很早就开始越制了,阁臣刘健就曾说“内臣僭妄尤多”,孝宗有意管束,但“內官骄恣已久,积习相沿,不能止也”,到嘉靖时,穿衣就更乱了,甚至还有文官穿兽纹补服的。

    这一切的变化都利于朱由校这个成衣店的成长壮大。小小也完全没有预料到衣服会这么好卖,她原本以为这么贵的价格,每天能卖出一两件算是顶到天了。这一下就卖完了,让她根本无法及时补货,这个时候,衣服全靠手工缝制,做一件衣服可都要几天的时间。

    小小不得不在门外挂出“衣服售罄,暂停营业”的牌子。还好朱由校从宫里拨了一批人给小小了,否则小小这一歇业可不止几天的时间了。

    小小设计的连衣裙融合了明朝衣裙和水田衣的特点,比朱由校的设计更贴合这个时代,同时小小也吸取两名西洋美女的意见。所以这对于勾栏女子来说,穿出来见客完全不是问题。

    青楼女子在这个时期可是引领穿衣风尚的一群人,当时还有“四方服饰,都仿京师”一说,何况首先穿的这批人还是京师的名妓。

    连衣裙就犹如当年的马尾裙一样迅速地在京师流行开来,青楼女子纷纷仿制,一时间整个勾栏院区处处可见连衣裙。只是连衣裙不同于马尾裙,它在设计之初就专为女子设计的,男子无法穿着,不像当年的马尾裙能男女同穿,导致满京城都是马尾裙。

    “姐姐,隔壁的三娘今日也穿了一件和你一样的连衣裙。”侍候王美娘的丫鬟轻声说道。她口中的三娘就是去年评花榜的第二名李三娘。京师毕竟是天子脚下,京师的评花榜无论是规模还是氛围都不如南京的评花榜,但在北方还是很有影响力,而且评花榜的名次可是决定一个人的身价的。

    李三娘去年惜败给了王美娘。而这次小小的成衣展示,她又由于身体不方便并没有参加。但李三娘没想到的是在这次成衣展示之后,王美娘的人气大涨,身价再次提升,一下就拉开距离。李三娘虽然没去,但她也仿制了一件连衣裙。

    “东施效颦而已,我的这件衣服可与她那件不同,你看这个商标了吗?这可是皇上御笔亲画的。你看这衣服缎子,可都是宫廷贡品,光缝制在衣服上的缎子就比她那件衣服还值钱,这手艺也是宫里针工局的手艺,她那件破衣服怎么能和我这件比?她那件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件赝品而已。”王美娘冷笑道。

    “姐姐说得极是。”丫鬟点头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