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你可以去孤儿学堂挑选一到两千名人员,加以培养,朕给你两条收集情报的路子,第一条就是凤求凰,第二条就是勾栏院,尤其是勾栏院,是情报最重要的来处。”朱由校吩咐道。 “诺。”王赛儿说道。 “记着所有的人不到万不得已,绝对只能卖艺不卖身。”朱由校冷声说道。 “诺。” “你先下去吧。”朱由校说道。 “臣告退。”王赛儿说道。 “明年朕要大范围的推行新政,极有可能会引起地方藩王,甚至是豪强的造反。”待王赛儿离开之后,朱由校看到张嫣欲言又止的样子,他不介意地解释道。 “皇上要再次削藩?”张嫣诧异地问道。 “不止是削藩这么简单,此事成则可暂保帝国上百年的平安,如若事不成,可能两三年之内,朕的皇位都可能会不保,到时候可要苦了你们了。”朱由校略有所思地说道。 “无论成败与否,妾都与皇上共生死。”张嫣坚定地说道。 …… 1626年丙寅年,即天启六年,朱由校迎来了他到大明的第三个年头,这一年对于朱由校来说,将是极有意义的一年,这也是朱由校一直在等待的一年。朱由校要在这一年借助“天人感应”之说,完整将他的新政全部推行出来。 只不过现在朱由校正忙着迎接新年,皇家礼仪太过复杂,朱由校虽然去年已经参加过一次这样的仪式,但今年他依然还有点不适应。 正月初六,朱由校收到辽东急报,“奴贼希觊右屯粮食,约于正月十五前后渡河。”看到这份急报,朱由校感到历史上的宁远之战要来了。朱由校记得在历史上,辽东宁远之战的爆发是因努尔哈赤想乘辽东明军易帅和匆忙撤军之机,一举拿下辽东,而现在的朱由校并没有易帅,没有易帅自然就没有撤军,可为什么努尔哈赤还毅然出兵锦州和宁远呢?而且历史宁远之战会不会变成锦州之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