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七章 内蒙古承宣布政使司-《大明1624》


    第(2/3)页

    “陛下决定将蒙古一分为二,靠近帝国的这一边为内蒙古承宣布政使司。你我现在同朝为官,大人以后可要多多担待啊!”来秀才解释道。

    “那里,那里,来大人客气了。”色特尔高兴地说道。

    巴林部虽是蒙古很古老的一个部落,但是巴林部却是蒙古非常弱小的一个部落,天启六年被后金虐了一次,天启八年又被察哈尔部虐了一次,连首领都战死了,色特尔继任首领之后不得已才投靠的后金。现在明军的大兵压境,色特尔又投靠了大明。

    现在朱由校突然让他出任布政使,这是他根本就没有想到的事情。这个事情如果是放在林丹汗的身上,林丹汗根本就不屑一顾,但放在色特尔的身上,意义就完全不同了,这可是喜从天降的大好事。

    ……

    而翁牛特部运气最差,他们往东北迁徙之时,刚好碰到了祖大寿南归大军的五千先锋部队。而翁牛特部拖家带口的,并没有发现祖大寿的大军。

    祖大寿的大军在科尔沁转了一圈一无所获,正是一肚子火无处发泄,当夜五千骑兵就夜袭了翁牛特部,翁牛特部的逊杜棱当场战死,栋岱青被俘,而翁牛特部被俘虏部众多达一万五千多人,牛羊马等牲畜无数。逃过一劫的翁牛特部部众继续北迁,投靠了躲过一劫的扎鲁特部。

    而随着朱由校在内蒙古不停地修建棱堡,从而带来了大批的汉人,同时随着内蒙的局势稳定,有些汉人就在内蒙定居了下来。

    朱由校明白要稳定内蒙光靠以上的办法还不够,还必须让内蒙的经济发展起来,而现在能发展只有毛纺织业,而在这个时候毛纺织业最发达的是英国,英国早在16世纪毛纺织业的工场规模就达到一两千人,多的一年可以生产三千匹的呢绒。朱由校决定从英国引进技术,鼓励民间资本建毛纺织作坊。

    但是引进技术并不难,英国的毛纺技术在这个时代并不是秘密,现在荷兰人就能提供全套的技术,现在难的是如何让民间资本大量的进入到这个行业。朱由校决定先让凤求凰进入到这个行业来,从而带动其他人进入到这个行业之中。

    “朕准备让凤求凰投资毛纺织厂生产呢绒等。”朱由校说道。

    “投资毛纺织厂?毛纺织跟凤求凰的产业不但不太相干,而且呢绒在帝国的销量并不大。”小小疑惑地说道。小的都是事实,从欧洲运来的呢绒一直都无法在大明打开市场。

    “朕已经下旨成立内蒙古承宣布政使司,但要稳定内蒙古光靠朕的政策是不够的,还必须将内蒙古的经济发展起来,解决当地人的温饱问题,才是内蒙古的长治久安之道,所以朕要将内蒙古的毛纺织业发展起来。”朱由校解释道。

    “此事玛塔可能有办法。”玛丽亚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