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修陵-《大明1624》


    第(2/3)页

    “陛下,自从我军北伐大获全胜以来,俄军一直并没有东征的迹象,臣认为此事有些蹊跷。”袁崇焕说道。

    “难道情况有变?”朱由校看向王礼乾说道。

    “俄国沙皇米哈伊尔刚刚病逝……”王礼乾将俄国沙皇的情况简单地汇报了一遍。

    “俄国人有没有在西波尔增兵的迹象?”朱由校问道。

    “根据京师都督府的军报,俄国人在西波尔有增兵,但数量极少,最多只是加强防御。”袁崇焕答道。

    “陛下,东厂在俄国的探子极少,暂时无法打探到更多的消息。”王礼乾说道。

    “大都督府和兵部这边有什么打算?”朱由校知道东厂现在还无法渗透到莫斯科去。

    “陛下,臣认为应该先解决卫特拉蒙古一事。”孙传庭说道。

    “理由呢?”朱由校问道。

    “卫拉特蒙古现在分为绰罗斯(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大部落以及数个小部落,而小部落大多依附四大部落存在,其中杜尔伯特部,在我军北伐喀尔喀蒙古之时大多已经投降帝国,剩下的三大部落中,其中土尔扈特部西迁到了伏尔加河一带,目前实力最强的和硕特部却是时常入侵帝国领土,和硕特部已经数次侵入青海和西藏,至于绰罗斯部,在帝国击败喀尔喀和杜尔伯特部之后,绰罗斯部迅速壮大,不日将会成为帝国的心腹大患……”孙传庭解释道。

    朱由校知道在历史上,绰罗斯部曾数次叛乱,绰罗斯部迟早会成为祸害。朱由校想到这里,便问道:“孙爱卿,你的意思是西征卫拉特蒙古?”

    “臣认为在西征俄国之前,一定要先解决卫拉特蒙古一事,跨过叶尼塞河之后,我军极有可能会同时遭到卫拉特蒙古以及俄国人的夹攻。”孙传庭说道。

    “袁爱卿,你认为呢?”朱由校问道。

    “臣赞同孙尚书之言,我军控制叶尼塞河之后,便与卫拉特蒙古已有冲突,根据京师都督府的军报,俄军与卫拉特蒙古有联手的迹象。一旦我军跨过叶尼塞河,我军极有可能会同时面对俄军和卫拉特蒙古。”袁崇焕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