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国策-《表哥万福》


    第(2/3)页

    谢老太爷闻言之后,轻叹一声:“大周朝初立,高祖皇帝曾言,沧海之东,辽为首疆,中夏既宁,斯必戍守,随后在襄平,下设了辽东都司军镇,几十万大军驻守,首先要保证军需,但当时的辽东一带人烟稀少,高祖皇帝将一批因战乱流离失所的流民,迁往东北三省,并且鼓励耕种,甚至还将宁夏、山西、陕西这三处比较繁华的西北地区,分到了幽州北境,大力发展商业,达成了强边御外的目的。”

    虞幼窈目光微动,就道:“商人们靠国策大肆发财,士绅们靠商人大肆敛财,因为符合高祖皇帝强边御外的国策,士绅们仿佛拿了金牌令箭,又掌控了当地资源,自然就无所畏惧,有恃无恐了。”

    谢老爷子意味深长道:“收容流民,发展人口,提高北境生产力,也符合高祖皇帝颁发的一系列强边御外的国策。”

    既是国策,又岂是士绅能阻拦的?

    果然!姜还是老得辣啊:“我回头给虞氏族里去一封信,北境士绅势力庞大,推行国策这一事,还需要朝廷的支持。”

    谢老爷子但笑不语。

    虞幼窈眨了眨眼儿,一脸崇拜地看着外祖父:“外祖父,是不是大周朝自建朝以来颁发的每一条国策,您都熟烂于心?”

    谢老爷子颔首:“我们都是大周朝治下之民,所行之事,所赚之银,都要符合朝廷、百姓、大势的利益,了解国策国情国势,能避免许多麻烦,也能抓住更多赚钱的机会。”

    虞幼窈若有所思地点头:“北境的商人,就是抓住了强边御外的国策,这才发展起来的。”

    谢老爷子点头,语气却很严厉:“但是,小窈儿你要切记,务农十倍利,经商却有百倍利,但商人也是人,长了嘴,需要吃饭,饭从何处来?自是耕种而来,如稻麦这样的主食,一年只两季,产量也低,经商赚的是低买高卖,低买的是百姓的血汗,高卖的也是老百姓的血汗,盘剥百姓不是明智之举,百姓种不出粮,天下就要大乱,届时商贾首当其冲,当今这局面,就是最好的例子。”

    大周朝还没有彻底乱起来,野心勃勃的梁王,第一件事先谋算了谢府钱财。

    殷怀玺也没能抵抗士绅豪富的诱惑,在缺钱缺粮的时候,第一件事就要想方设法对付士绅。

    噩梦里,四皇子根基浅薄,宋明昭为了扶持四皇子,第一件事也是对谢府下手。

    谢府庞大的人脉渠道,在太平年间是保护伞。

    在乱世之中,其实连自保的能力也没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