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为民承重-《表哥万福》


    第(2/3)页

    站在家族整体的利益上来说,这也没错。

    谢氏也明白。

    如果没有谢氏当初长远的眼界,主动送了虞氏族三成利。

    虞幼窈后来,如何能轻易归母族?

    虞老夫人是一方面,但追根究底,又何尝不是谢氏为女儿,在族中结下的善缘?

    如没有谢氏当初的深谋远虑,现如今虞幼窈,又如何能和虞氏保持良好的亲缘关系,在虞幼窈需要时,不遗余力地帮忙她?

    早前帮她在朝中下绊子,拖延了贾州府,谢府和她才得已顺利撤离泉州。

    现下又帮她做成了“国策”这件事。

    这其中固然有虞幼窈身份尊贵的原因。

    又何尝不是虞氏族对待族人的态度?

    虞幼窈深以为然:“流民们有了主心骨,也有了粮食,饿死的人,会越来越少,因为暴乱而造成的伤亡,也会越来越小,活下来的人,也会越来越多,饥民相食,易子而食的惨剧,也不会再发生了,这样真的很好。”

    国策虽然下了,但流民们能不能活着到辽东三省,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北方距离辽东三省,也不过七八百里距,快马加鞭也只两三日的程路,但辽东一带山多险峻,流民们饿着肚子,靠着一双腿走到北境,不亚于赌命。

    一天二两粮,也只能保证不饿死,二两粮支撑不了走一天的消耗。

    拖拖拉拉半个月,已经是快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