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定契-《表哥万福》


    第(2/3)页

    在场诸人都十分激动。

    契约一式六份,一份在衙门留存,其余六份,分别由韶懿郡主、武穆王府各掌一份,做为代表的三位散户,各掌一份。

    契约定下之后,钱管事就宣布了,得月楼包场的事:“趁这个机会,大家互相认识交流,从此就是一条船上的蚂蚱,郡主可是说过了,凡有交流,必有所得,我们眼界要放宽,未来我们蚕业的经营渠道,是整个大周,乃至海外诸国,提高蚕丝产量和质量,一起赚钱才是正经事,可不行藏捏着。”

    一席话,说得在场的人,纷纷激动鼓掌。

    能被选来当代表的散户,自然都不是蠢人,单这一句话,就能看出韶懿郡主,对辽东蚕业的野心与看重。

    这也是对他们的看重与肯定,三个散户代表激动不已,连忙七嘴八舌地表态。

    “钱管事,您请放心,郡主的意思,我们一定会传达给其他散户们。”

    “我们这些散户,祖祖辈辈受尽了当地士绅们的欺压,郡主仁义,愿意站出来,为我们这些散户做主,给我们一条活路,郡主是我们的大恩人,既是郡主的意思,我们自然遵从。”

    “我们交流的是自己宝贵的技术和经验,学习的也是旁人宝贵的技术和经验,互利互惠的事儿,哪能藏捏着。”

    “……”

    李大人不动声色地瞧了这一幕,深觉韶懿郡主手段高明。

    一个交流会,将一盘散沙的散户彻底整合在一起,整合的是人手,也是人心,更是散户掌握的资源。

    散户们唯韶懿郡主马首是瞻,已经初步确立了,韶懿郡主在辽东三省蚕业的地位,及影响力。

    如此又过了两日,到了得月楼包场这一日。

    天方蒙亮,钱管事就带着从难民里挑出来,养蚕最好的三人进了城内。

    这三人,一个是年约四十来岁,满脸沧桑的中年妇人,旁人都叫叫她梅婶,一个是长相十分普通,二十来岁的青年,叫于安。

    还有一个十三四岁,模样清秀瘦小的姑娘,一双大大的杏眼,镶在瘦巴巴的脸上,乌溜溜地十分明亮。

    这姑娘叫红儿,跟着父母、弟妹一起逃荒,父亲饿死在半道上,幼妹年岁小也没有挨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