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平策论-《南唐节度使》


    第(3/3)页

    二韩感激之余,都时常来府上拜访。

    “苏夫人好。”韩熙载和韩阜行礼。

    平红袖福了一礼,放下银耳汤,款步离开大堂。

    自从离开青楼后,她最不爱抛头露面。

    “请坐。”苏轻哲伸手向两名客人示意。

    三人落座后,一边吃着饭,一边讨论起国家大事。

    韩阜瞧见韩熙载有些心不在焉,笑问:“韩兄莫非还在想调往秀州之事。”

    “不瞒两位,在下确实不愿离开杭州。”韩熙载坦言。

    他被陆原封为秀州司马,这令他十分焦急。如今正是风云变幻之际,只有留在杭州,才能有所作为。

    苏轻哲沉吟片刻,开口道:“就算我去为韩兄说情,恐怕也很难让君上改变主意。”

    韩熙载早有准备,他取出一卷竹简,递了过去,说:“不必苏兄求情,只希望苏兄能帮我将此物进献给君上。”

    “能看吗?”苏轻哲接过后笑问。

    “当然。”

    苏轻哲摊开竹简,细细看了起来,竹简最上面写着《平策论》三个字,往下看去,他神色渐渐严肃起来。

    “好!”看完后,苏轻哲忍不住称赞起来:“韩兄放心,有此一论,我相信君上会改变主意的!”

    “如此就全仰仗苏兄了。”韩熙载拱手。

    韩阜接过苏轻哲递过来的竹简,看后也是赞不绝口。

    酒过三巡,三人又谈论起前方战事。

    “周国赵匡胤果然名不虚传,我吴国战力最强的第三军都输给了他,不过幸好他去打唐国饶州了,否则我国就危险了。”韩阜语气中透着几分庆幸。

    苏轻哲吃了口菜,笑而不语。

    “赵匡胤是不得不去打唐国。”韩熙载一边喝着酒,一边开口。

    “这是为何?”韩阜不解。

    “我国水军封锁了长江,赵匡胤得不到补给,而卢维义又烧了池州粮草,赵匡胤粮草必然不足。他没有把握在短时间内打下我国州县,因此只能转战南方了。”韩熙载侃侃而论。

    “韩兄高论。”苏轻哲拍手称赞。

    韩阜心中有些不乐,转移话题道:“赵匡胤死咬着唐国不放,也许唐国要亡国了也说不定。”

    韩熙载脸色微变,不再言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