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接下来的琴声节奏大开大合,旋律高低起伏,分别呈现出强、弱、强,也就是快、慢、快。 开始如大浪涌来的急促琴声代表祝父的反对,连续几个小节下行乐句,好像在说:不可以!不可以! 旋即有另外一组震音猛烈与之抗衡,两者冲突渐渐上升,表示恋情曝光,一波波涌来浪潮终将原来的主题给淹没。 紧接着节奏开始变缓,苏南刻意用一些小二度或者减七度来模仿梁祝楼台相会的景象; 类似于小提琴委婉的诉说情意,大提琴在一旁拨奏聆听;或是轮到大提琴在倾诉爱意,而小提琴在一旁随和… 突然,琴声急转而下,如同越剧中嚣板的「紧打慢唱」手法,预示着梁山伯因过度悲伤绝望而病逝。 直到祝英台在被迎娶过门途中,停在梁山伯坟前哭灵,苏南又模拟出小提琴那凄厉声调的哭腔:梁兄呀! 随之而来的碎奏、断奏等哀痛欲绝的旋律,有哭声,有跪行,其中还有些回忆片段… 渐渐的泪眼开了,哭声歇了,心意已决,在悲愤低沉的琴声中,仿佛祝英台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同时也把音乐推向了最高潮。 台下的听众此时仿佛也身临其境,从慷慨激昂的琴声中看到了相爱的人双双离去… 正当人们都沉浸在这种伤痛和感怀的气氛之中的时候,琴声又再度响起,美妙舒缓的旋律又把人们带回了那自由、平等而又迷入的爱情世界。 在轻盈飘逸的琴声衬托下,爱情主体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仿佛从坟墓中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永不分离。 最终全曲结束,苏南也梗着脖子站立起来向台下听众致敬,偌大的音乐厅也响起了雷鸣般的热烈掌声。 “我从未听到过如此美妙的东方爱情故事,又一首经典!而且还开创了西乐东韵的先河。” 热泪盈眶的老李斯特是首批起立鼓掌的听众之一,这位古典乐指挥巨擘的感受尤其深刻。 “这就是神秘的东方音乐和东方爱情故事吗?真是无比神奇,苏南的模拟技巧无疑也太过高明了。” 拉尔夫在琴曲中段就已经无比震惊了,可直到结束后起立鼓掌时,这位格罗迪亚帅哥的眼珠依然还是鼓得溜圆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