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安排老爹-《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2/3)页
    弘治皇帝露出若隐若无的傲意。
    突然,
    轰地一声!
    熟悉的爆米开盖声音……传遍宫中。
    弘治皇帝的笑意凝固在脸上,李东阳等人微微低头,避免陛下尴尬。
    那太监吓得面色苍白,就为了一把米,他欺君了啊。
    “太子究竟在东宫做什么?!”弘治皇帝有些怒了。
    那太监跪在地上不停磕头:“……奴婢该死,殿下在弄米。”
    弘治皇帝就知道,这孽子不会乖乖的读书,但河套大胜,他在兴头上,便不追究了。
    “先不管太子,说说这份捷报吧。”
    李东阳等人看了捷报。
    安定伯率军斩杀了两千多鞑靼人,还斩了达延汗的二子,乌特。
    重要的是,大明的心腹大患,火筛也在这次战斗中被斩杀。
    实乃大功!
    弘治皇帝脸上的笑容愈发浓郁:“安定伯击虏有功,此战斩杀了鞑靼两千多人,还给朕夺回了河套地区,传朕的旨意,封安定伯为安定侯,镇守延绥。”
    没有陛下的旨意,老爹不得轻易班师回朝。
    封赏这种事,只能当儿子的代劳。
    严成锦思索片刻,仔细推演:“陛下,如此给家父进爵,太轻率了一些,恐怕会引起言官弹劾。”
    “严卿家觉得如何?”弘治皇帝笑问。
    “眼下三边总制一职空缺,不如就让家父担此重任,驻守三边。”
    侯爵还不如三边总制。
    爵爷一抓一大把。
    军功有了,爵位自然能升上去。
    三边总制只有一个。
    这个位置说是三边,实则统御九边,乃是边镇最高的将领。
    朝廷中,只有王越担任过。
    但王越为陛下不喜,没有体现这个位置的军权。
    老爹则不同。
    他受陛下信任,日后前途可至国公,集权于一身。
    且如今,也算得上大明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诸多头衔,快活成国宝了。
    当一个人活成了国宝,他就有可能成为大明的一束光……
    想想自己爹活成了一束光,他还挺光荣的。
    弘治皇帝嘴角微微一扯。
    若不是严成锦为官清正,严恪松又是个难得的儒将,他真觉得此父子有几分私心。
    李东阳沉吟片刻:“三边总制不可空缺,如今能担此重任的,也只有安定伯。”
    刘健和马文升微微颔首,点头表示同意。
    不管严成锦有没有私心。
    就眼下的局势而言,的确需要新任的三边总制,镇守河套。
    英国公驻守京营,保国公戴罪修长城,唯独还剩一个严恪松和王越能与达延汗一战。
    王越就不必提了。
    在京城倒是能吃能喝,真要去了边陲,不知道还能活几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