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大明的海上神器-《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1/3)页
    第386章  大明的海上神器
    “大人,这么大的船,要如何放入河中?”张贤问道。
    大宝船长一百八十米,宽六十米,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几千人。
    就算是京杭大运河,最宽的河段才三十米,更遑论良乡的运河。
    严成锦道:“禀报陛下,让朝廷派力役,将宝船抬到天津港。”
    良乡的流民也可以抬,但一路上的吃喝拉撒,耗费银两不知几何。
    良乡的户房文吏马芳走上前,面露愁容:“小的与谢会长核算了账目。
    为了督造这艘宝船,良乡的府库都空了。
    得向朝廷要造银二十万两……”
    督造大宝船的银子,全是由良乡的府库出。
    府库由两部分银子,一份是良乡衙门的,算起来归朝廷,一份是良乡商会的,只是存放在衙门。
    朝廷那份,良乡也得要回来,那是收上来的税银。
    若是不要回来,良乡拿什么来交税银?
    良乡商会的那份更不必说,那是商会的银子,不归朝廷。
    谢玉就是来说这事的:“大人,江南买桑地和茶田,了近八万两银子。
    加上买了许多生丝,商会连船厂的工钱都发不起了。”
    买生丝耗费了一大笔银子,丝绸运去了西北。
    想要等银子回来,怕是要半年。
    如今,良乡的一万台织机等着买生丝呢。
    严成锦颇为意外,连声音都变了:“造大宝船画了二十万两银子?!”
    宋景惭愧道:“大人说,要按您画的草图来造,学生不敢不从。”
    向陛下讨要建造宝船的银子,二十万两!
    陛下向来抠门,不知道会不会批啊。
    ……
    东暖阁,
    弘治皇帝看着光禄寺王衍的疏奏。
    他颇为欣慰道:“王衍清查了西华门各色牲口禽鸟的饲料石数,请乞节省,倒是懂朕的心意。”
    王衍乃是刘健推举的人,刘健顿觉面上有光:“此人清正。”
    西华门有供养各种进贡牲口的畜房,诸如土蕃进贡的狮子,就曾关在此处。
    不过,弘治皇帝并不感兴趣,饿死也无妨。
    只是碍于礼节,大明才收下这些牲畜,“准王衍的疏奏,传朕的旨意,不可夺民食而饲鸟兽。”
    陛下真是体恤百姓的明君啊!
    刘健和李东阳等人微微点头,同道:“臣遵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