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入门考核-《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2/3)页
    廷议毕,李东阳看了弘治皇帝一眼:“臣疑惑,陛下为何命天锡和张霁雨去都察院?”
    许天锡是他的门生,曾多次来府上听学,与监考的那种形式门生不同。
    刘健和谢迁也疑惑。
    “都察院空缺已久,亟需补员,朕也是为了朝廷。”弘治皇帝有些担忧,问萧敬道:“朕下这道命令,会不会害了三个翰林?”
    他们本该进入六部,前程似锦。
    但严成锦一句话便将他说服了:
    东厂为陛下的耳目,此为京城的耳目,都察院也为陛下的耳目,此为天下的耳目。
    孰轻孰重,一掂量就知道了。
    高皇帝仿照元朝的旧制,设立御史台。
    就是为了保证天下太平。
    萧敬不知该怎么回答,只好抱着浮尘道:“奴婢也不知道,严成锦今日一早,将陛下登基以来,两京十三道的弹章翻出来,让姜云三人抄五百遍。”
    害没害人,陛下您心里有数了吧?
    弘治皇帝微微怔住了。
    李东阳满脸错愕,地方御史的弹章与京城不同。
    由于路途遥远,送一封弹章回京长则两月。
    故而,地方御史将弹章写得详细无比,避免朝廷有不清楚的地方,再派人调查。
    萧敬又继续道:“严大人还让三个翰林,弹劾刘公,说刘公举贤不当,令朝廷蒙受损失。”
    刘健呆住片刻,变得生气起来。
    弘治皇帝和李东阳面色如常,此子说的,是事实。
    “朕的旨意已下,自然是不能收回来,这三个翰林,就留在都察院吧,朕要看看,严成锦能把都察院重整得如何。”
    都察院,值房。
    到下值的时间了,严成锦把茶壶带上,三人还在埋头苦抄。
    五千遍,如果是朱厚照,兴许能抄得完,因为这厮会作弊。
    但正常是肯定抄不完的。
    严成锦将胡棕等人放到边陲,是想重组都察院,进都察院的御史,自然要经过考核。
    等严成锦走后,三人翰林放下笔,焦虑道。
    “今日必定抄不完,明日严大人真会将我等逐出京城?”
    “罢斥御史为吏,需陛下首肯,陛下定不会……”
    张霁雨说到这里,声音变得无力起来。
    下旨的人不正是弘治皇帝吗?
    三人相视一眼,又低头默默抄起来。
    夜深了,除非得陛下首肯,否则是不能留宿宫中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