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大明第一奸细-《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2/3)页
    牟斌却反驳道:“不可能,锦衣卫一直守在这里,里外三道防线,殿下若出宫,必定会被发现。”
    弘治皇帝觉得有道理。
    “殿下是从天上走的,消失的红木座椅,想必被当成了燃料,诸公可嗅到了火油味?”严成锦道。
    内阁和六部的官员,仔细嗅了嗅鼻子,果真闻到了淡淡的火油味。
    竟、竟真从天上跑了!
    严成锦眉头紧皱,孔明灯庞大如房屋,升起来时,需一刻钟的燃烧充气。
    这厮竟没让禁卫发现?
    弘治皇帝忽然脑中一片空白,差点昏厥过去。
    上一次,听闻太子深陷杀阵,幸得祖宗保佑,才死里逃生。
    岂会每次都这般好运?
    片刻后,奉天殿。
    百官慌张地站在殿上,最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看向严成锦:“严卿家,可知此物会飞去何处?”
    “此事,或许需问钦天监,昨夜的风向如何。”
    严成锦也不知道准不准。
    高空的风向,地面的风向,或许会有所不同。
    王鏊看向严成锦,义正言辞:“此物别无用途,若非你让宋景做出此物,殿下又怎么会逃出宫!”
    百官神色复杂,王鏊所言不无道理。
    “孔明天灯,若用来对付鞑靼人,必有大用。”
    严成锦坚定地道。
    烽燧,在九边便是用于观察敌情。
    固而,会尽量建得比城墙还高一截。
    但在草原上打仗,不断迁移,显然只能以木头简单搭建一座。
    不如孔明天灯看得远。
    ……
    宁夏,边军大帐。
    严恪松满脸疲惫坐于营帐中:“光靠我等四万余人,抵挡不住达延汗。”
    宁夏千里绵长的防线,共布守三万余人,全部调动于此。
    若想要再借兵,只能从甘肃和延绥调兵。
    “本官以为不可,甘肃和延绥百姓有数百万人,若没有军队戍守,必遭屠戮!”左宗彝反对。
    修建长城后,百万流民皆安置与此。
    还有甘肃和延绥各州县的百姓,早已超越了百万人。
    鞑靼人习惯屠杀大明的壮丁,就算在他们的草原,也是如此,但凡高于车轱辘的男子,全部屠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