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严成锦本想曾鉴顶上一个坑,等他立功再近一步升任大学士。 可陛下传出疏奏,准许曾鉴致仕了。 四日晃眼过去,原本意定的人,还剩张升一个。 刘健眼疾痊愈后,入宫直接朝文华殿而去,萧敬走进大殿中:“陛下,刘公似有急事求见。” 弘治皇帝面露疑惑,放下疏奏:“请刘师傅进来。” 刘健走进大殿中,行礼后道:“陛下说臣善断,臣思索再三,以为当由杨守随入阁。” 在惠民药局时,看过此人的宗卷,颇有功绩。 “杨守随只是从三品,且论才德,六部中比他胜任者,有两人。” “臣所顾忌,并非才德,而是变制。”刘健心知,再如何老当益壮,也有致仕的一天。 大清晨,皇宫笼罩着喜庆的气氛。 大臣们激动的站在大殿中,今日,将是陛下登基以来,又一个重要的日子。 一朝六大学士! 刘健站在大殿左侧,眼睛蒙着白色的纱布,另一只眼却炯炯有神。 大殿渐渐肃静。 百官心中暗自猜测两位新晋大学士,是何人? 严成锦也有点紧张,他猜其中一人是张升,张升不支持变制,并非入阁最佳人选。 另外一人,他猜测是王华。 王华是帝师,又是詹事府詹士,朱厚照登基后,可辅佐理政。 李东阳递交了几个名单:“不知陛下选谁入阁?” 百官的心渐渐离开胸口,升到到嗓子眼处,眼巴巴望着弘治皇帝。 严成锦亦在心中默念韩文和王华二人。 韩文的名单,由他递给李东阳,也在册选行列。 弘治皇帝看向萧敬,萧敬会意站出来扯着嗓子道:“陛下敕封,张升为武英殿大学士,杨守随为文渊阁大学士!” 嗡地一下! 大殿如同沸腾的水面般。 六部几人面面相觑,百官惊得交头接耳。 杨守随虽也有入阁资格,却是二级名单,却入阁了。 严成锦陷入沉思,对杨守随知之甚少。 “臣以为,韩大人比杨大人更能胜任。” 据手中的资料,杨随守是这段期间前后的工部尚书兼大理石卿,不知为何,百度搜不到。最后,求月票~ 补充:抱歉,这个人一直被我记成杨随守,是杨守随,百度能查到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