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学术探讨-《尚家有子》


    第(2/3)页

    其实她没有怪他,毕竟季乙台之前明显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可他为人太过热情,总是不好拒绝,这种聚会参加多了,稍不注意她的身份就会暴露,所以她仍然要表现出自己的态度,自己这是不高兴了,那他下次再邀请,她也好拒绝些。

    撩起车帘子,被夜风一吹,过了一会儿,感觉酒劲下去了一些。

    终于到了书院她舒出一口气和季乙台告辞,便回到住处,就见尚明长头发已经松散下来坐在桌前,灯光微亮,也不知在忙什么,不理会他,两人本来就没什么兄弟情义,吩咐了一下二喜准备热水,洗漱过后,才沾上枕头她便睡死了过去。

    一夜好眠

    清晨,万籁俱寂,东边的地平线泛起的一丝丝亮光,小心翼翼地浸润着浅蓝色的天幕,新的一天从远方渐渐地移了过来。

    尚明阳每日课后都会回号舍学习,有时候学得很心烦的时候也会去四处转转,每次听到其他号舍里面传来孜孜不倦的背诵声,有时更是看见同窗挑灯夜读,就感觉受到了鼓励。

    在遇到自己对经义理解不透彻的问题,尚明阳以前就去找过夫子但总觉得还差点什么,为此她今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请教了俸义元,毕竟他是天字班魁首,又是考的经文。理解肯定只会比她好。

    俸义元随便说了一段让尚明阳试着做出这道题后,他仔细看了看,沉吟了一会,就说道:“经书有汉晋旧注、唐人义疏和朱熹注解等等,你之所以不能理解,是不是心中没有选择其中一个做主要注解?”

    尚明阳一听,忙不迭地点头,道:“是的,就是这个问题,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理解,前面的大师们有时候连句读都不同,你说我侧重于那个注解好些呢?”。

    “嗯,这个其实你可以看朝廷和主考官推崇哪一种注解了,这方面朝廷似乎还没有表现出明显偏向,大家都还在摸索。所以我们考试的时候就要知道主考官推崇的是哪一派的经注,当然,有些时候你只要能答得出来,主考官即使不合他意,也会酌情给分的,毕竟不是他一个人阅卷。对于侧重学那派我也帮不了你,因为我也在学习的阶段,但我觉得你还有闲空的话最好肯定是每种注解都去熟悉。”

    虽然俸义元如此说,但对尚明阳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她对俸义元感激道谢着:“麻烦你了,上次救我,这次又耽误你时间看书,等下次你有空我请你吃饭吧”

    俸义元笑了笑婉拒道“不客气,建议你多读一点书,像《说文》、《尔雅》,还有子学、史学,也要多了解一下。”

    子学?《老子》、《庄子》、《韩非子》、《荀子》,她听说过几乎都没看过,史学更不用说了,只看过一点前朝的历史,其他的就是前世看的一些野史闲书。

    而且这些祖父都不建议她看,说等考上秀才再学比较好,现在学会加重他们的负担,院试也几乎不出这里面的内容。
    第(2/3)页